痔是直腸下端肛管和肛門緣的靜脈叢瘀血擴大和曲張所形成的靜脈團,是人類特有的疾病,發病與久坐、久站、腹壓增高、久瀉久痢、便秘、嗜食辛辣肥甘、過量飲酒等因素相關,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便血、疼痛、痔核脫出、肛門內粘液外溢等症狀”。痔瘡通過臨床症狀結合肛門局部的查體診斷較為容易,但仍需與其他一些疾病鑑別,比如便血癥狀,內痔可以便血,潰瘍性結腸炎可以便血,放射性直腸炎、結直腸腫瘤也可以便血,此外一些心臟瓣膜手術、冠脈支架置入術患者長期服用抗凝藥亦可導致便血,這時必須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和相關檢查,進一步明確,否則就容易漏診、誤診,造成不良後果。
保守治療方面應以局部外用藥物為主,口服藥物為輔,在無發熱、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不高的情況下,不應用抗生素。安阿玥教授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對於痔核脫出腫痛明顯的患者應用清熱利溼、消腫止痛等中藥內服,收斂化瘀、清熱解毒中藥外洗,可起到非常明顯的效果,便血患者應用直腸黏膜保護劑,如複方角菜酸酯栓納肛,止血效果尚好,藥物治療症狀緩解後,注意飲食結構、排便習慣的調整,每次排便不超過3-5分鐘,很多人病情可長期穩定。某些醫生不考慮實際病情,一味建議患者手術治療,首先這種做法違背了患者的意願,給病人造成心中留下就醫不良的陰影,過度的治療勢必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帶來醫療資源的浪費。
那麼何種情況下必須採取手術治療呢?
第一,便血癥狀應在保守治療無效,此時應注意排除有無其它消化道疾病出血可能,排除結直腸佔位病變,明確患者有無凝血功能障礙疾患,是否服用抗凝藥物等;
第二,痔核反覆脫出,或脫出無法還納,痔核水腫血栓形成,伴劇烈疼痛的患者;
第三,肛周結締組織增生異常,肛門異物感明顯,影響生活質量。
混合痔分為Ⅰ―Ⅲ度,對於輕度單個痔核採用注射結紮療法,可手術後3天左右出院,而中重度的環狀痔,由於結紮痔核部位多,手術創面不縫合,恢復時間自然相應延長,術後恢復時間一般7天為宜,同時恢復時間與患者體質的強弱,年齡的長幼,及有無其它內科基礎疾病等因素密切相關,我們應當客觀的分析,不可千篇一律。一些醫生或醫療機構對外宣傳術後2-3日即可出院,甚至隨治隨走,患者出院時才被告知需要門診換藥治療,這無形中增加了患者痛苦和負擔,醫生通過這種方式增加門診量,增加用藥量,經濟效益上去了,但對病人的手術效果無法保證,如結紮線脫落出血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常可導致不良的後果。疾病的恢復有其自身規律,違背規律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的,張悟本的“綠豆治病”曾吹噓是創新發明,事實證明,違背科學不能長久。
很多患者缺乏的不是獲取知識的途徑,而是辨別知識真偽的能力。鋪天蓋地的網絡宣傳、誇大療效,諸如甚麼創造了新療法了、全程無痛不住院了、微創了等說法,記住天下沒有免費的宴席,患者需要做的是多一分思考,少一些盲從。俗話講不看廣告,看療效,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非常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