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12-26 01:56

  (一)藥物治療

  嚴格地說,並無一種能夠真正消除恐懼情緒的藥物,但藥物可控制焦慮和驚恐發作,有利於行為治療的進行。

  1.抗焦慮藥

  苯二氨卓類藥物,對減輕焦慮症狀有益,臨床上常用的有佳樂定,0.4~0.8mg/次,3次/天。氯硝西泮0.5—3mg/天。

  2.抗抑鬱藥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嗎氯貝胺用於治療社交恐懼症有良好的效果,三環類抗抑鬱劑丙米嗪、氯丙米嗪不但有抗抑鬱作用,且具有抗恐怖作用,常用劑量丙米嗪25~75 mg/次,3次/天,宜從小劑量加起,兩週內加到治療量。選擇性5一羥色胺回吸收抑制劑,氟伏沙明(150mg/天)舍曲林(50~200mg/天)、氟西汀(20一60mg/天)均對社交恐懼症有效。合併抑鬱症、驚恐障礙、強迫障礙的病例也可選用。

  3.β受體阻滯劑

  以心得安為代表的β受體阻滯劑對恐懼症的軀體症狀效果較好,能減輕或解除植物神經症狀,降低警醒水平,常用劑量,心得安10~20 mg/次。3次/天。在上臺表演或講演前0.5~2小時口服心得安20mg,可減輕心悸、震顫、因害怕而發抖等反應。對廣泛社交恐懼症通常效果不佳。

  4.丁螺環酮

  對社交恐懼症合併焦慮者可選用,5 mg/次,3次/天。

  (二)認知行為療法

  1.行為治療的三個原則

  (1 )自願:醫生應該事先向病人作必要的介紹和解釋,把行為治療的方法和可能達到的目標以及一些重要注意事項向病人作如實說明。醫生的談話帶有鼓勵性,但切不可盲過其實。治療必須出於病人自願,否則,治療不會有效,並且容易半途而廢,病人接受治療應是基於深思熟慮所作出的抉擇。

  (2)主動:一般藥物治療只要病人願意服藥也就行了,但行為治療要求病人發揮主動性,病人不只是治療的被動接受者,他還應該是積極參與者。病人越主動,行為治療的效果就越好。

  (3)計劃:從某種意義上說,行為治療是一種有計劃的自我訓練,當然,計劃是基於科學實驗和心理學原理的。循序漸進很重要,操之過急會造成挫折感,傷害病人的信心,停滯不前則不能消除症狀,而倒退意味著失敗。經過與治療者商討和認可的計劃必須執行,每天按規定的表格做記錄,定期用量表進行評定,都是必要的。在實施行為治療的同時,醫生應重視與病人的人際關係,能做到互相理解,甚至共同商量一些治療以外的事情(如病人的家庭生活或工作方面的問題),治療效果會更好。家屬對病人採取同情、支持和鼓勵的態度,而不是指責或輕視,也很重要。有時,對病人本人的行為治療可以與家庭治療相結合,這對提高和鞏固療效會起很大的作用。

  2.暴露療法

  將原來引起患者恐懼反應的事物反覆再現於患者之前,暴露時患者產生恐懼反應,治療者在旁邊進行鼓勵和保證。應採取循序漸進的程序。包括默想暴露和現場暴露兩種方式。嚴重的病例宜先從默想暴露開始。有治療者用語言誘導患者,想象他進入恐懼的社交或表演場所。讓患者的焦慮情緒逐漸減輕以後,再轉為現場暴露.即鼓勵患者重新進入他恐懼的場所,讓他逐漸適應。也可以採取衝擊療法,但事先必須告訴病人,鼓勵病人嘗試.並保證有治療者在場絕無危險,所謂衝擊,指一下子讓病人暴露於病人最害怕的實物和實際處境之中,經過幾次衝擊,病人的恐懼迅速減弱,恐懼症也得到了控制。

  3.認知重建

  主要針對自我概念差,害怕別人負面評價的患者,與暴露療法合併使用效果較好。

  4.社交技能訓練

  採用模仿、扮演、角色表演和指定練習等方式,幫助患者學會適當的社交行為,減輕社交場合的焦慮。各種恐懼症患者,都應從心理上給予支持和鼓勵,增強其治病的信心。

恐懼症的治療相關文章
概述 小編見過有一些恐懼症患者恐懼和外界交流,我們應該引起重視。我們應該舒緩患者的症狀。下面讓我們一起通過本篇文章來詳細瞭解一下關於恐懼症的相關介紹。 步驟/方法: 1、 強迫療法與以毒攻毒挺相似,也就是當一個人害怕某樣東西或是害怕某個地方,然後就叫那個人去做他害怕的事,通過這樣的方法去刺激患者的心理,這就是強迫治療。 2、 所謂的認知療法就是醫生給患者灌輸一些思想觀念,和進行一些必要的教
發布於 2023-11-24 05:13
0評論
1.社交恐怖症[4] (1)生物方面:社交恐怖有的伴隨特殊神經系統的改變,如多巴胺吸收障礙,5-HT分泌失調(一種神經遞質,主要分佈於松果體和下丘腦)等 (2)社會文化:由於父母過分干涉、過度保護等教養方式可能促進患者形成內向、情緒不穩及膽小怕事的性格,進一步患上神經症。 (3)心理:人格特徵是發病的主要因素,性格內向、自卑、害怕負面評價者容易患病。 2.特定對象恐怖症: 生物方面:與社交恐怖不
發布於 2024-04-09 11:59
0評論
黑痣恐懼症是指民眾對身體上的痣認識不足,導致受到電影情節的影響而過度擔憂。 黑痣恐懼症根據位置的不同,痣的種類也不一樣,但一般不會發生病變,不過長在手掌、腳掌、頭皮、腰部上的痣,容易受到摩擦刺激,時間長了就有惡變的可能,但是惡變的幾率很小。年輕人、免疫力高的市民身上黑痣癌變的幾率較小,惡變一般發生在老年人或者是機體免疫力低的市民身上。人體長痣是一種正常現象,並不是所有的痣都需要點掉,一般來說,凸
發布於 2023-11-27 18:19
0評論
社交恐懼症明確是一種慢性的且潛在嚴重功能損害的疾病,人們發現一半以上的社交恐懼症病人生活中某些領域存在顯著的功能損害,這些損害獨立於社會支持的程度。社交恐懼症預後良好的預測因子是11歲後發病,沒有精神科共患病和受教育程度高。共患的迴避型人格障礙被報道預測了社交恐懼症緩解可能性降低41%。在一項針對25-64歲終生社交恐懼症個體的大型回溯性調查中,將近一半的樣本在調查時已從疾病中痊癒,疾病持續時間
發布於 2023-02-04 14:52
0評論
社交恐懼表現為:患者對自己在公共場合出現情緒緊張、臉紅等症狀;不能正視別人的視線,否則就感到非常難堪,以致使談話無法集中精力去完成,擔心自己的面部表情會引起別人的反感,並且對此惶恐不安;別人丟了東西,議論起來,也會臉紅。嚴重者甚至全身哆嗦,晚上失眠、迴避與人接觸,厭惡一切與人交往的的活動。 動物恐懼症的表現:對某一類動物的恐懼。 特異處境的恐懼:如高處、黑暗、幽閉、學校。 疾病恐懼症的表現:如對
發布於 2023-12-05 03:09
0評論
恐懼症越拖延越嚴重,危害需要引起重視! 危害一、工作效率下降:恐懼症生活和交際帶來妨害,在過程中會心慌或感覺要暈倒,也常伴有繼發性恐懼,如害怕自我失控、會死或會發瘋。患者只要設想進入恐怖處境,就會產生預期性焦慮,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下降,學習效率降低,從而影響人的工作狀態,甚至產生自卑情緒。 危害二、降低機體免疫力:恐懼症患者常會出現抑鬱、焦慮、強迫、臉紅、手抖、頭暈、噁心或尿急等症狀表現
發布於 2023-12-05 03:02
0評論
在不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利用一些簡單方法使患者增強自己的安全感,從追求所謂完美的強迫症束縛中解脫出來。如問題已經比較嚴重了,那麼還是要儘早尋求專業人士的輔導和幫助。首先要指導患者瞭解自己,進而管理自己,堅定地接受一種選擇。當面臨選擇困難時,可以嘗試著只選擇其中一項選擇,不論對錯,也不去考慮更多,堅定這一選擇。 當選擇完成後,指導患者不要後悔,也不要做任何對比,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最好的。這事實上是一種正
發布於 2023-11-05 13:28
0評論
1、過於追求完美 有人凡事求完美,賦予所選事物太多意義,甚至有些強迫,無法輕易做抉擇。對自我不滿,將對不滿“投射”出來變相反映,逃避自己。 2、選錯心理創傷 有人曾在重大事務上選擇失誤,比如選錯專業、工作等,在人生某階段舉步維艱,會影響今後的選擇。不能確定自己內心最重要的需求,無法獲得心理平衡。 3、害怕擔抉擇後果 包辦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依賴性強,獨立意識差,長大後往往不敢輕易做決定,害怕承擔
發布於 2023-10-29 10:39
0評論
食品恐懼症 英國考文垂市一位20歲女孩從小患有一種罕見的食品恐懼症,她從2歲時起就只肯吃炸雞塊,除了偶爾還吃一些炸土豆條,其他任何食品都會讓她感到恐懼和噁心。在過去18年中,她每頓午餐和晚餐都只肯以炸雞塊為食。 牙醫恐懼症 一名英國小女孩4歲時去診所檢查牙齒時,被牙醫不小心傷到舌頭。此後,她對牙醫產生恐懼感。8歲時,她吃硬糖硌壞牙齒,但拒絕去看牙醫。為此女孩三天沒吃飯,家庭醫生建議她去醫院。在拔
發布於 2024-03-19 06:19
0評論
恐懼症是心理疾病,很容易導致人們的心理恐懼,人們一旦有恐懼的心理,將會影響人們的日常發展,甚至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那麼,恐懼症有哪些表現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下恐懼症的日常表現。 恐懼症的日常表現 恐懼症是以恐懼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經症。患者對某些特定的對象產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伴有迴避行為。病人知道這種害怕是過分、不應該、不合理的,但這種認識仍不能防止恐懼發作。 恐懼的對象可能是單一的
發布於 2024-03-19 06: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