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鈣:
孕婦缺了鈣,會導致孕婦出現小腿抽筋、疲乏、倦怠,產後出現骨軟化和牙齒疏鬆或牙齒脫落現象,寶寶也有可能患上佝僂症。胎兒骨骼和牙齒的鈣化在2個月時即以開始,8個月後突然加速,於是便從母體血液中吸收大量鈣以滿足需要。如果孕婦缺鈣,就有可能出現鈣代謝平衡失調。鈣是維持神經功能及肌肉伸縮力所必需的,正常人血清鈣濃度約為9—11毫克%,低於7—7.7毫克%時,即可導致神經肌肉應激性增高,而發生小腿抽筋,嚴重時母體骨骼發生脫鈣,使骨骼變得軟化,甚至牙齒脫落。胎兒得不到足夠的鈣,很容易發生新生兒先天性喉軟骨軟化病,當新生兒吸氣時,先天性的軟骨捲曲並與喉頭接觸,很易阻塞喉的入口處,併產生鼾聲,這對新生兒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更為重要的是,胎兒攝鈣不足,出生後還極易患顱骨軟化、方顱、前囟門閉合異常、肋骨串珠、雞胸或漏斗腦等佝僂病。鈣平衡試驗表明,孕婦只有每日攝入 l.5克鈣,才能達到平衡。
幸孕草飲食提醒:孕婦應有選擇地多吃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雪裡紅、榨菜、海帶、紫菜、山楂、硬果、豆類.奶類、蝦皮及芝麻醬等,維生素D可幫助鈣的吸收,故在膳食中要適當增加富含維生索D的食物,如奶油、蛋黃、動物肝等。由於鈣易與食品中的植酸、草酸結合,形成不溶性鈣鹽,致使鈣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因此,含植酸、草酸豐富的食物如菠菜、竹筍、蒲菜、莽麥、燕麥等,不宜與含鈣豐富的食物共烹。只要孕婦多吃些含鈣豐富的食物,不必再額外大量吃鈣片等鈣製劑。經食物吸收的鈣足以滿足孕婦和胎兒的需要。妊娠期婦女額外大量補鈣,有可能引起高鈣血癥,甚至導致結石,這對小兒是一種潛在性隱患,應引起特別注意。
二、鎂:
鎂參與核酸的合成,維持核酸結構的穩定,還能激活脫氧核糖核酸酶,因而鎂對遺傳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孕婦缺鎂易發生胎兒畸形、過小或死亡。孕婦缺鎂往往出現情緒不安、容易激動及妊娠高血壓、水腫、蛋白尿,嚴重時還會發生昏迷、抽搐等症狀,這對胎兒發育很不利。鎂對胎兒肌肉健康至關重要,也有助於骨骼正常發育。當孕期血中鎂增加時,可抑制子宮平滑肌的活動,有利於維持妊娠至足月。孕後期若體內鎂含量下降,可能導致陣痛。
幸孕草飲食提醒:鎂雖然普遍存在於食物,但食物中的鎂含量差別甚大。由於葉綠素是鎂卟啉的鰲合物,所以綠葉蔬菜是富含鎂的。食物中諸如糙糧、堅果也含有豐富的鎂,而肉類、澱粉類食物及牛奶中的鎂含量屬中等。除了食物之外,從飲水中也可以獲得少量鎂。但飲水中鎂的含量差異很大。如硬水中含有較高的鎂鹽,軟水中含量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