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醫療方面的影象學檢查方式主要有:透視、X-線攝影、CT、MRI這4種常規檢查。另外還有PET、放射性核素等特殊檢查以及由以上4種常規檢查派生出來的特殊檢查(如CTA等)。
透視、X-線攝影、CT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是根據人體不同組織對X線的吸收與透過率的不同而進行的檢查手法。因為這3種檢查的具體方法技術的不同,病變顯示率、成像清晰度及檢查價格也不一樣。
因為現在我國的醫療實行循證倒置制度,所以醫生在各種診療過程中有必要留有客觀的證據來支持診斷。透視作為一種簡便的篩查方式,雖然其操作簡單、成本低廉,但是其不能留有圖片證據的弊端正使其逐步的退出了常規影象學檢查的行列,現在僅僅在需要動態觀察(如在透視下施行體內金屬異物取出)情況以及某些簡單健康體檢的時候還可能會用到下。X-線攝影目前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尤其是骨科方面應用價值較大。目前主要應用於對各種骨折、關節脫位、肺炎(胸片)、腸梗阻、胃腸穿孔等的診斷上。另外還有增加造影劑的特殊X-線攝影檢查,如:消化道鋇餐、T管造影等。
CT(Computed Tomography)又稱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是當代較為高檔的影象學檢查手段之一,由於其具有高度的分辨率(空間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及清晰的圖象,對多種的疾病定性診斷具有優勢。目前主要應用於對頭部中樞神經系統、機體內軟組織損傷以及各種腫瘤佔位性病變的診斷。隨著CT技術的發展與不斷成熟,尤其是64排CT及螺旋CT的應用,配合各種新式的造影劑,使其分辨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正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於臨床當中。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又稱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自旋運動的特點,將人體置於特殊的外加磁場內,經無線電射頻脈衝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衝後,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信號,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體外的接受器收錄,經電子計算機處理而獲得圖像的方法。它的優勢是可以直接作出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和各種斜面的體層圖像,不會產生CT檢測中的偽影;不需注射造影劑;無電離輻射,對機體沒有不良影響等。在對檢測各種神經系統相關病變,如:腦內血腫、腦外血腫、腦腫瘤、顱內動脈瘤、動靜脈血管畸形、腦缺血、椎管內腫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積水等顱腦常見疾病非常有效,同時對腰椎椎間盤後突、肝內外膽管結石(MRCP)的診斷也很有效。不過目前它的缺點主要是價格比較昂貴,且空間分辨率不及CT,帶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屬異物的部位不能作MRI的檢查。
總之,由於原理及方法的不同,各種檢查都有其特殊性與普遍性,往往存在著重疊的適應徵部分(如顱腦內的病變情況,CT和MRI都是優先考慮的檢查方式),得通過臨床上的具體實際情況及你想要的結果來選擇檢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