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魚在水裡至陰則寒極生熱,鴨在水面;即表虛而生寒.換言之,魚雖然是冷血動物,為了能在水中生存,身體需要有一套能對付低溫的機制來。下面我們來看幾種魚的功效:
胖頭魚:中醫認為,胖頭魚有補虛弱、暖脾胃、益筋骨、祛風寒、緩眩暈的功能。
草魚:《本草綱目》說,草魚能“暖胃和中”,《醫林纂要》還說它有“平肝祛風、治痺、截瘧”的功效。
鯉魚:鯉魚有滋補、健胃、利水、利尿、浮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咳下氣的功效。
鯽魚:中醫認為,鯽魚有健脾利溼,和中開胃,活血能絡,溫中下氣的功效。
好了,我們不再例舉更多的魚了,從上面這幾種我們常見的魚中,我們都發現一個道理,第一,健脾胃,第二,去溼。可以說,這是魚類的一大功效。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豬很肥,但較少看到羊很肥,牛很肥的,就更少看到魚很肥的了。道理何在?就是魚的脂肪含量少,蛋白質多。
對於現代人的體質而言,由於空調的使用,以及過食垃圾食品,因此,現代人多寒症,基本上無“火”可言,多痰溼體質,因此胖子居多。因此,這句民諺的肉生痰是對的,但魚卻無法生火。
大家現在注意一個現象,過去我們吃魚,多是清蒸,或者紅燒,但現在,我們卻變成了水煮、燒烤了。再加上大量的辣椒放在裡面,如果對烤鴨的解釋,魚豈不是火上加火了,但很少聽說有人吃魚上火的,為甚麼呢?就是因為現在人多寒性體質。吃熱性的食物,也是為了祛寒,以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