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1-29 23:50

  管狀腺瘤又稱“腺瘤性息肉”,是大腸腺瘤中最常見的一種。管狀腺瘤絨毛成分佔20%以下。腺瘤呈球形、橢球形或不規則形,表面光滑或呈分葉狀,色粉紅,質實,常有長度粗細不等的蒂附著於腸黏膜上。但腫瘤僅數毫米大小時,也可呈廣基狀而無蒂可見。管狀腺瘤瘤體越大,惡變幾率越大。當腺瘤>2cm時,癌變率即顯著增高。瘤細胞若呈明顯的多形性以及間質與浸潤,稱之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癌變。

  管狀腺瘤病理改變:肉眼觀察: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剖面呈棕黃色,可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內含粘液。

  管狀腺瘤顯微鏡觀察:實質:腫瘤由柱狀或立方上皮組成,雙層排列,並互相吻合成不規則的小管狀或狹長的小梁狀。細胞核大,卵圓形,大小一致,胞漿嗜酸性。管腔或小梁外周無肌上皮細胞。管腔內含PAS陽性分泌物。間質:疏鬆,其中有大量毛細血管和小靜脈。實質和間質間有基底膜分隔。

管狀腺瘤相關文章
生物學特點:腫瘤生長緩慢,體積小,包膜完整。手術切除後極少復發。組織發生:內層細胞為柱狀,外層為基底樣細胞,結構上與排洩管相類似,推測其組織來源可能為排洩管上皮。 管狀腺瘤又稱“腺瘤性息肉”,是大腸腺瘤中最常見的一種。管狀腺瘤絨毛成分佔20%以下。腺瘤呈球形、橢球形或不規則形,表面光滑或呈分葉狀,色粉紅,質實,常有長度粗細不等的蒂附著於腸黏膜上。但腫瘤僅數毫米大小時,也可呈廣基狀而無蒂可見。管狀
發布於 2024-01-29 23:56
0評論
管狀腺瘤肉眼觀呈現為有包膜結節。剖面呈黃褐或棕黃色,有時可見小囊樣間隙,內含凝膠樣物質。光鏡見其顯著特點是瘤細胞表現的一致性:立方狀或柱狀,包含有嗜酸性細胞質。細胞界限一般不很清楚,嗜鹼性的細胞核呈卵圓形或長梭形,染色均勻,罕見有絲分裂相。單層的細胞條索排列呈不同大小的導管樣結構,常見這兩層細胞相互平行排列形成頗長的管道樣,中間為腔隙。管狀腺瘤的間質特點是稀疏的纖維組織,細胞成分極少而富含血管,
發布於 2024-01-30 00:10
0評論
直腸管狀腺瘤是腸道息肉常見的類型,屬於良性的,但在某種程度上會有惡變的可能,一旦發現原則上應摘除的。 管狀腺瘤是一類少見的涎腺良性腫瘤,以前大多將其混雜在基底細胞腺瘤中,WHO新分類中將其列為單獨的一類腫瘤。腫瘤生長緩慢,臨床呈現為無痛性腫塊,Nelson等報告的病例,病期2個月至15年,平均8.4年,明顯長於其他腫瘤。無疼痛及其他自覺症狀,逐漸增大的腫塊為患者就診的惟一原因。腫瘤體積一般較小,
發布於 2024-01-30 00:16
0評論
結腸腺瘤泛指結腸粘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絨毛狀腺瘤),兒童其他型息肉、炎症醫生息肉及息肉病等。從病理上來看,其內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腫瘤,有的是炎症結論增生的後果。區分結腸直腸腺瘤的性質,是幸運手術難忘治療相信方案選擇應該,以及患者中藥預後一直好壞的重要比較保證。 結腸腺瘤泛指結腸粘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絨毛狀腺瘤),兒童其他型息肉、炎症醫生息肉
發布於 2024-01-30 00:03
0評論
引起絨毛狀腺瘤的原因有哪些呢?有許多患上該病的女性朋友,仍然不解自己為何會患上絨毛狀腺瘤,針對絨毛狀腺瘤病因,我們請專家為我們具體分析。 乳頭狀腺瘤絕大多數呈廣基型生長,無長蒂型息肉,瘤體稍高出於正常粘膜面,向周邊蔓延面積較大,典型病例可累及腸管周徑的大部分,瘤表面呈絲絨或粗顆粒或粗毛形狀,顏色較一般息肉狀腺瘤略淡,常覆蓋一層粘液。 瘤體結構質地較軟,用鉗子輕觸似海棉狀,呈塊狀並有蒂的乳頭狀腺瘤
發布於 2023-12-22 23:31
0評論
有部分女性朋友疑問,如果患上了絨毛狀腺瘤要做甚麼檢查呢?針對絨毛狀腺瘤的檢查,接下來,我們請專家來具體的講解一下,該病臨床診斷中大多數乳頭狀腺瘤經直腸指檢,直腸鏡或結腸鏡檢發現。 由於腺瘤很軟,而直腸指診時腺瘤很軟,需仔細檢查,否則容易被忽略,發現乳頭狀腺瘤要進行仔細捫診全腺瘤,質地均勻而很軟的,屬良性結構的可能性較大,捫及乳頭狀腺瘤有小結節及質硬者須高度警惕癌變的可能。 捫診檢查絨毛狀腺瘤有
發布於 2023-12-22 23:45
0評論
概述 腺垂體微腺瘤頭疼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現在我們生活質量確實在不斷提高,因此我們對健康的追求也變得更加的重視了,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會被一些疾病所困擾,嚴重的危害到我們的生活和健康。對於腺垂體微腺瘤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在我們的生活中患上腺垂體微腺瘤的患者非常多,這對他們的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因此儘早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步驟/方法: 1、 腺垂體微腺瘤是會出現頭疼的!腺垂體微
發布於 2023-12-10 21:00
0評論
息肉是指粘膜腳樣突起物突出粘膜,因而包括各種類型病變,腫瘤性或非腫瘤性,單從外觀上卻難以確定,只有組織學檢查才能判斷其是否為新生物性。1982年全國結直腸癌協作組病理學者提出了我國統一的分類規範,將結直腸息肉分為五類:1、新生物性息肉(即腺瘤);2、錯構瘤性息肉;3、炎症性息肉;4、化生性息肉;5、其他類型息肉(如粘膜肥結性贅生物)。結直腸腺瘤從病理上分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絨毛管狀腺瘤,以管狀
發布於 2022-10-08 21:33
0評論
絨毛狀腺瘤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排出粘液及解大便未盡的感覺,常易誤診為粘液性結腸炎及菌痢,較大的絨毛狀瘤可排出多量粘液。可與糞便一起排出或單獨排出大量粘液的腹瀉物,每天排出量高達3000mL以上。 絨毛狀腺瘤常導致患者嚴重脫水,解質紊亂,循環衰竭酸中毒等症狀而危及生命。由於腫瘤細胞的異常功能,而致大量液體及粘液排出。 絨毛狀腺瘤是增生的上皮向粘膜突起,形成絨毛狀和乳頭狀,乳頭中央可見由纖維組織及
發布於 2023-12-22 23:38
0評論
臨床上,患者一定到“息肉”就緊張的不行。焦慮“是不是癌症”。其實,息肉是結腸和直腸隆起性病變的總稱。早期可無任何症狀,一般臨床表現可有腹痛、腹瀉、便血、大便中可含有粘液,或伴有裡急後重感。臨床上有以下幾種類型:1、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腸粘膜長期慢性炎症引起的息肉樣肉芽腫,這種息肉多見於結腸炎的患者。常為多發性,多數較小,直徑常在1釐米以下,病程較長者,體積可增大。外形多較窄、長、蒂闊而遠端
發布於 2022-09-28 17:1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