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患處可見局部性淤血性紫紅色隆起的水腫性紅斑,表面緊脹有光澤,局部皮溫降低,環境溫度暖熱時,局部出現明顯的瘙癢或灼熱感,而凍瘡一旦破潰,潰爛後即有痛感。
凍瘡是冬季的常見病之一,在氣溫10℃以下的溼冷環境中易發生。凍瘡好發於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部、面頰等處,可單側或雙側發生。初起損害為局部性紅斑或暗紅帶紫色腫塊,觸之冰涼,有癢感,受熱後癢感加劇。重者出現水皰,內含淡黃色或白色漿液,破潰後形成糜爛或潰瘍,自覺疼痛。
凍瘡主要由冬季寒冷、潮溼或鞋襪過緊影響局部血液循環所致。寒冷使皮膚血管收縮,局部缺血,代謝異常,久之血管麻痺擴張、淤血,血漿滲出引起局部水腫,水皰形成,乃至組織壞死。此外,肢端血液循環不良、手足多汗、缺少運動、營養不良、貧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是導致凍瘡的誘因。某些慢性疾病如貧血、紅斑狼瘡、硬皮病及類風溼關節炎等,亦可引起凍瘡。
1、外洗方:
(1)柚皮150g、橘皮100g、生薑20g,煎水,燻洗浸泡患處,每天一次。
(2)辣椒10只,切碎加水適量,煎煮,燻洗患處,每天1~2次。
2、外搽方
(1)、用複方樟腦酒(樟腦10g、花椒50g、幹辣椒3g、95%酒精100ml、甘油30ml組成)外搽,每天5~7次,皮破者不宜使用。
(2)、乾薑數塊,放入火中燒黑成炭,研細末,裝瓶備用。凍瘡潰爛者,先用雙氧水洗淨擦乾,將姜炭末撒上瘡面,厚薄均勻,再用凡士林紗布覆蓋,膠布固定,2天換一次。凍瘡初期紅腫或即將破潰者,用白酒調炭末,成糊狀,敷於患處,再用長布條包紮,2天換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