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的症狀一般是由於足骨形態異常、肌肉萎縮等造成足縱弓塌陷或彈性消失後出現的。一般來說,扁平足的症狀出現有很強的家族性,和正常足相比,扁平足的症狀有以下特點。
.姿勢性扁平足:為初發期,足弓外觀無異常,但行走和勞累後感足疲勞和疼痛,小腿外側踝部時感疼痛,足底中心和腳背可有腫脹,舟骨結節處腫脹及壓痛明顯,局部皮膚可發紅,足活動內翻輕度受限。站立時,足扁平,足外翻。經休息後,扁平足的症狀、體徵可消失。
痙攣性扁平足:好發於青壯年,部分由姿勢性平足處理不當發展而來。主要為站立或行走時疼痛嚴重,可呈八字腳步態。腓骨長肌呈強直性痙攣,足內、外翻和外展活動受限。足跟變寬,足底外翻,跟腱向外偏斜,前足外展,舟骨結節完全塌陷,向內突出。嚴重者,足部僵硬。固定於外翻、外展和背伸位,活動明顯受限。即使經較長時間休息,扁平足的症狀也難改善。部分病人可繼發腰背痛及髖、膝關節疼痛。
以上就是對扁平足的症狀一些相關介紹,相信對大家瞭解扁平足的症狀有所幫助。扁平足的症狀現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青壯年中,對患者的行走能力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對於這種疾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