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育不完善:兒童,尤其是嬰幼兒雙眼單視功能發育不完善,不能嬰兒鬥雞眼很好地協調眼外肌,任何不穩定的因素都能促使鬥雞眼的發生。人的單視功能是後天逐漸發育的,這種功能建立與視覺功能一樣是反覆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漸地發育和成熟起來的。嬰兒出生後2個月只有大體融像,精確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續到5歲以後,立體視建立最遲,6~7歲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說5歲前雙眼單視功能未完善期間,是兒童鬥雞眼的高發期。
(2)先天異常:這種鬥雞眼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發育異常,眼外肌本身發育異常,中胚葉分化不全,眼肌分離不良,肌鞘異常及纖維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經麻痺所致。也有的由於生產過程中,使用產鉗造成嬰兒頭面部損傷或母親生產時用力過度致胎兒顱壓升高產生大腦點狀出血,而出血剛好在支配眼球運動的神經核處引起眼外肌麻痺。此外,也有遺傳因素,鬥雞眼眼在家族中遺傳不是全體成員,這種缺陷往往是間接遺傳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個月內發生鬥雞眼稱先天性鬥雞眼,它不具備建立雙眼視物的基本條件,對視功能的發育危害最大。
(3)眼球發育特點使兒童易患鬥雞眼:由於兒童眼球小,眼軸短,多為遠視眼,又因兒童角膜及晶體屈折力大,睫狀肌收縮力強,即調節力強。這樣的兒童想看清物體就需要更多的調節力,同時雙眼也用力向內轉產生了過量輻輳,容易引起內鬥雞眼,這種內鬥雞眼稱調節性內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