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按發病年齡分為成年型和幼年型
1. 成年型糖尿病
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約佔糖尿病總髮病率的75%以上。起病緩慢,症狀較輕,早期多肥胖,一般對胰島素敏感性較差,常因慢性併發症而確診。多數病人屬輕、中型,不無原則胰島素治療,只無原則飲食控制或僅口服降糖藥即能控制病情。極少數病人,發病即明顯消瘦,病情也較重,需用胰島素治療。
2. 幼年型糖尿病
發病年齡多在15歲以下,約佔糖尿病發病率的5%以下。發病急,病情重,症狀明顯,對胰島素敏感。有的病人開始得病即有酮症酸中毒。典型患者體型消瘦,必須用胰島素治療。患者病情波動大,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反應,病情較難控制。
有的閏人,特別是發病年齡在15~40之間者,可介於上述兩型之間。偶然有個別病例於40~50歲發病而表現為幼年型的糖尿閏。也有個別的兒童在整個過程中表現同成年型糖尿病相似。
(二) 病情程度分為輕中重三型
1. 輕型糖尿病
多是老年及中年發病的糖尿病病人,發病年齡在40歲以上者,70%~80%屬於此類型。發病前多有肥胖史,臨床症狀較輕,有口渴、皮膚瘙癢、體徵減輕等表現。一般病情穩定,很少發生酮症酸中毒,血糖多在200mg/dl(11.1mmol/l)以下。用單純的飲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藥治療,基本可使病情得到控制。
2. 中型糖尿病
介於輕型糖尿病與重型糖尿病之間,以成年人最為多見,但症狀較輕型糖尿病明顯。血糖多在200~300mg/dl(11.1~16.6mmol /l)之間。病情尚穩定,一般不發生酮症酸中毒,若防治得當,可由中型黑心為輕型,若治療不及時或失治誤治,則可進一步發展成為彼一時型糖尿病。
3. 重型糖尿病
多於青少年發病的糖尿病患者。發病急,病情重,多見於疾病日久而忽於治療,或治療不當,未得到妥善控制,症狀加重者。病人身體多消瘦,多飲、多食、多尿等症狀明顯,血糖多在300mg/dl(16.6mmol/l)以上,病情不穩定,波動性大,易發生酮症酸中毒,也易發生低血糖,有時血糖一天波動範圍在100mg/dl(5.6mmol/l)以上,一般治療方法較難控制病情。
(三) 世界衛生組織(who)糖尿病的分型
1.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ddm、亦稱i型糖尿病)
約佔糖尿病病人總數的5%~10%。多數在15~20歲起病,典型病例見於兒童或青少年,但有椎少數病人也可於成年40歲以上起病。其臨床特徵為:起病急、病情重、多飲、多食、多尿等症狀明顯,體重明顯減輕。血漿胰島素水平低於正常低限,必須依賴外來胰島素治療為主。血糖波動大,容易發生酮症。因此,對胰島素較敏感,若停用胰島素則病情會迅速惡化,易出現酮症酸中毒並威脅生命。此組病人,往往在有遺傳基礎上加一外來因素(如病毒感染)而發病,遺傳為其重要原因。基本病理改變是胰島β細胞被異常的自身免疫反應選擇性地破壞,致使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病人血清中可查到胰島素自身抗體、胰島細胞抗體 (ica)。第六對染色體上hla抗原陽性率增加。
2.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iddm,亦稱ⅱ型糖尿病)
約佔糖尿病病人總數的80%~90%。多為成年40歲以後發病,也有少數兒童或青少年起病的糖尿病屬於此型。其臨床特徵為:起病緩慢,病情較輕,常無或很少有症狀,即使有症狀也不重,“三多”症狀多不典型。疾病有時呈隱匿性漸進,常於不知不覺中逐漸發展至微血管或大血管病變而以併發症為主要症狀就診。體內尚有一定的內生胰島素,血漿胰島素可正常或稍低,也可調於正常而為高胰島素血癥,因此,病人對胰島素多不敏感,不依賴外源性胰島素,一般僅用飲食療法和口服降糖藥即可奏效。但在感染或創傷等應激狀態下,也可誘發酮症酸中毒,需用胰島素治療。少數病人,尤其是非肥胖型(體重明顯減輕)患者,於飲食療法和口服降糖藥不能滿意控制高血糖和症狀,有時也無原則配合胰島素治療,但對胰島素無依賴性,停用胰島素也不會出現酮症酸中毒。此型病人環境因素中最重要者肥胖,常因脂肪組織等胰島素受體較不敏感而起病。基本病理改變為胰島素抵抗,屬胰島素相對不足。hla及ica檢查往往為陰性。
3. 營養不良性糖尿病(mrdm)
此型多起病於長期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入量較低的青年。常見於熱帶發展中國家,非洲及南來國家屢有報告。在臨床上常顯示與iddm和niddm都不同的一系列症狀,一般將此型分為丁型和胰腺型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