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3-01 15:47

  (一) 按發病年齡分為成年型和幼年型

  1. 成年型糖尿病

  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約佔糖尿病總髮病率的75%以上。起病緩慢,症狀較輕,早期多肥胖,一般對胰島素敏感性較差,常因慢性併發症而確診。多數病人屬輕、中型,不無原則胰島素治療,只無原則飲食控制或僅口服降糖藥即能控制病情。極少數病人,發病即明顯消瘦,病情也較重,需用胰島素治療。

  2. 幼年型糖尿病

  發病年齡多在15歲以下,約佔糖尿病發病率的5%以下。發病急,病情重,症狀明顯,對胰島素敏感。有的病人開始得病即有酮症酸中毒。典型患者體型消瘦,必須用胰島素治療。患者病情波動大,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反應,病情較難控制。

  有的閏人,特別是發病年齡在15~40之間者,可介於上述兩型之間。偶然有個別病例於40~50歲發病而表現為幼年型的糖尿閏。也有個別的兒童在整個過程中表現同成年型糖尿病相似。

  (二) 病情程度分為輕中重三型

  1. 輕型糖尿病

  多是老年及中年發病的糖尿病病人,發病年齡在40歲以上者,70%~80%屬於此類型。發病前多有肥胖史,臨床症狀較輕,有口渴、皮膚瘙癢、體徵減輕等表現。一般病情穩定,很少發生酮症酸中毒,血糖多在200mg/dl(11.1mmol/l)以下。用單純的飲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藥治療,基本可使病情得到控制。

  2. 中型糖尿病

  介於輕型糖尿病與重型糖尿病之間,以成年人最為多見,但症狀較輕型糖尿病明顯。血糖多在200~300mg/dl(11.1~16.6mmol /l)之間。病情尚穩定,一般不發生酮症酸中毒,若防治得當,可由中型黑心為輕型,若治療不及時或失治誤治,則可進一步發展成為彼一時型糖尿病。

  3. 重型糖尿病

  多於青少年發病的糖尿病患者。發病急,病情重,多見於疾病日久而忽於治療,或治療不當,未得到妥善控制,症狀加重者。病人身體多消瘦,多飲、多食、多尿等症狀明顯,血糖多在300mg/dl(16.6mmol/l)以上,病情不穩定,波動性大,易發生酮症酸中毒,也易發生低血糖,有時血糖一天波動範圍在100mg/dl(5.6mmol/l)以上,一般治療方法較難控制病情。

  (三) 世界衛生組織(who)糖尿病的分型

  1.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ddm、亦稱i型糖尿病)

  約佔糖尿病病人總數的5%~10%。多數在15~20歲起病,典型病例見於兒童或青少年,但有椎少數病人也可於成年40歲以上起病。其臨床特徵為:起病急、病情重、多飲、多食、多尿等症狀明顯,體重明顯減輕。血漿胰島素水平低於正常低限,必須依賴外來胰島素治療為主。血糖波動大,容易發生酮症。因此,對胰島素較敏感,若停用胰島素則病情會迅速惡化,易出現酮症酸中毒並威脅生命。此組病人,往往在有遺傳基礎上加一外來因素(如病毒感染)而發病,遺傳為其重要原因。基本病理改變是胰島β細胞被異常的自身免疫反應選擇性地破壞,致使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病人血清中可查到胰島素自身抗體、胰島細胞抗體 (ica)。第六對染色體上hla抗原陽性率增加。

  2.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iddm,亦稱ⅱ型糖尿病)

  約佔糖尿病病人總數的80%~90%。多為成年40歲以後發病,也有少數兒童或青少年起病的糖尿病屬於此型。其臨床特徵為:起病緩慢,病情較輕,常無或很少有症狀,即使有症狀也不重,“三多”症狀多不典型。疾病有時呈隱匿性漸進,常於不知不覺中逐漸發展至微血管或大血管病變而以併發症為主要症狀就診。體內尚有一定的內生胰島素,血漿胰島素可正常或稍低,也可調於正常而為高胰島素血癥,因此,病人對胰島素多不敏感,不依賴外源性胰島素,一般僅用飲食療法和口服降糖藥即可奏效。但在感染或創傷等應激狀態下,也可誘發酮症酸中毒,需用胰島素治療。少數病人,尤其是非肥胖型(體重明顯減輕)患者,於飲食療法和口服降糖藥不能滿意控制高血糖和症狀,有時也無原則配合胰島素治療,但對胰島素無依賴性,停用胰島素也不會出現酮症酸中毒。此型病人環境因素中最重要者肥胖,常因脂肪組織等胰島素受體較不敏感而起病。基本病理改變為胰島素抵抗,屬胰島素相對不足。hla及ica檢查往往為陰性。

  3. 營養不良性糖尿病(mrdm)

  此型多起病於長期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入量較低的青年。常見於熱帶發展中國家,非洲及南來國家屢有報告。在臨床上常顯示與iddm和niddm都不同的一系列症狀,一般將此型分為丁型和胰腺型兩種。

糖尿病常見的幾種分類相關文章
1.糖尿病腎病 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併症之一。我國的發病率亦呈上升趨勢,目前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位原因,僅次於各種腎小球腎炎。由於其存在複雜的代謝紊亂,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的治療更加棘手。 2.糖尿病眼部併發症 (1)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中最重要的表現,是一種具有特異性改變的眼底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臨床上根據是否出現視網膜新生血管為標誌,
發布於 2023-02-02 23:38
0評論
1、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經病變,下肢供血不足及細菌感染引起足部疼痛、潰瘍、肢端壞疽等病變,統稱為糖尿病足。 2、心臟病變:糖尿病人發生冠心病的機會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見的有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3、糖尿病腎病:也稱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見而難治的微血管併發症,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4、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發生於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發布於 2024-04-09 22:53
0評論
糖尿病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那麼是甚麼原因導致了這一疾病的發生呢?下面給大家介紹糖尿病的幾種常見誘發原因,供大家參考。 飯後糖尿 因糖類在胃腸道吸取過速,如胃空腸一致術後、甲狀腺功能亢進、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嚴重肝病等,進食後可出現臨時性高血糖和尿糖。但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空腹血糖正常,半小時和l小時血糖超過正常,2小時和3小時血糖正常或低於正常。除肝病外,靜脈注射葡萄糖田量試驗正常。 腎性
發布於 2023-12-26 21:01
0評論
糖尿病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那麼是甚麼原因導致了這一疾病的發生呢?下面給大家介紹糖尿病的幾種常見誘發原因,供大家參考。 飯後糖尿 因糖類在胃腸道吸取過速,如胃空腸一致術後、甲狀腺功能亢進、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嚴重肝病等,進食後可出現臨時性高血糖和尿糖。但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空腹血糖正常,半小時和l小時血糖超過正常,2小時和3小時血糖正常或低於正常。除肝病外,靜脈注射葡萄糖田量試驗正常。 腎性
發布於 2024-10-14 19:03
0評論
I型糖尿病:又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又叫青年發病型糖尿病,這是因為它常常在35歲以前發病,佔糖尿病的10%以下。Ⅰ型糖尿病自身絕對不能產生胰島素,因此需要終身使用外來胰島素治療。 II型糖尿病:也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佔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島素抵抗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島素抵抗,胰島素
發布於 2023-03-26 11:54
0評論
1.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症狀:化膿性中耳炎,即通常所說的害耳底。它是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狀主要是耳痛、流膿,小兒有全身症狀比成人明顯,可能的發熱、嘔吐等。其後果是併發症,嚴重的併發症有顱內併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其它併發症有顱外併發症如迷路炎、面神經麻痺等。 2.分泌性中耳炎症狀:(1)耳聾:可於感冒後、乘飛機下降或潛水時,突然出現聽力下降,壓迫耳屏或頭位改變時,聽力可有所改善。(
發布於 2023-09-15 12:59
0評論
感冒常見的四種類型 風寒型感冒 感冒鼻塞病人除了有鼻塞、噴嚏、咳嗽、頭痛等一般症狀外,還有畏寒、低熱、無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紅腫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等特點,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點。這種感冒與病人感受風寒有關。治療應以辛溫解表為原則。病人可選用傷風感冒沖劑、感冒清熱沖劑、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時茶顆粒等藥物治療。若病人兼有內熱便秘的症狀,可服用防風
發布於 2023-02-28 14:27
0評論
顱內壓增高不均勻一致,在損傷較重或發生血腫的部位,壓力增高明顯,鄰近的腦組織受到擠壓而移位,形成腦疝,繼之引起腦幹移位和壓迫,危及生命. 指導意見: (1)小腦幕孔疝:鄰近小腦幕的顥葉鉤回疝入小腦幕孔,稱為小腦幕孔疝,多因硬腦膜外血腫引起.臨床表現劇烈頭痛,頻繁嘔吐,昏迷,同側瞳孔散大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對側肢體癱瘓,以及生命體徵改變.晚期血壓下降,最後呼吸,心跳停止. (
發布於 2022-12-13 22:47
0評論
體位性高血壓:患者站著或坐著時血壓增高,而躺著時血壓卻正常,而且患者一般沒有高血壓的症狀,所以多數是在體檢時被發現。這類型患者以舒張壓升高為主,而且波動幅度較大,有的患者有心慌、易疲勞、入睡快等表現;患者的血漿腎素活性比正常人高,甚至超過一般高血壓病患者。 由於發病機理不同於一般高血壓,體位性高血壓患者不能服用降壓藥物治療。否則,不僅不能降壓,反而會激發血壓進一步升高。對於體位性高血壓的治療主要
發布於 2023-03-07 12:29
0評論
體位性高血壓:患者站著或坐著時血壓增高,而躺著時血壓卻正常,而且患者一般沒有高血壓的症狀,所以多數是在體檢時被發現。這類型患者以舒張壓升高為主,而且波動幅度較大,有的患者有心慌、易疲勞、入睡快等表現;患者的血漿腎素活性比正常人高,甚至超過一般高血壓病患者。 由於發病機理不同於一般高血壓,體位性高血壓患者不能服用降壓藥物治療。否則,不僅不能降壓,反而會激發血壓進一步升高。對於體位性高血壓的治療主要
發布於 2023-03-29 13:0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