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灸保健技術只用於養生保健,而不是用於治療疾病。因此,在調理項目中,懸灸組方分為二類,一為基本方,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為主,本著既要簡便易行,穴位少而精,便於掌握的原則,又要科學辨證,達到懸灸效果。二為調理方,是為針對不同症候而設,採用辨證取穴的方法。
艾灸治療產後血暈的方法
產後血暈,中醫病名。是指產婦分娩後突然頭昏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滿悶,噁心嘔吐,痰湧氣急,心煩不安,甚則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稱為"產後血暈"。
【病因】
產後血暈多由於產婦素體氣血虛弱,加之生產時產程過長,失血過多,氣隨血脫;或產時體虛受寒,寒凝血瘀,氣逆於上等引起。
【症狀】
常見證型有:①血虛氣脫型產後血暈。證見產後陰道出血量多,突然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四肢厥冷,汗出淋漓,漸至昏迷不省人事,舌淡無苔,脈微欲絕。
②血瘀氣逆型產後血暈。證見產後陰道出血量少,小腹疼痛拒按,心胸滿悶,噁心嘔吐,神昏口噤,面、唇、舌色紫暗,脈澀。
【療法】
取穴:水溝、神闕、血海、三陰交(穴位示意圖如下)
灸法:1.用艾炷無瘢痕灸,取黃豆大小艾炷置於上述穴位上,點燃灸之,不計壯數,灸至甦醒為止;2.用艾條雀啄灸,取艾條點燃,在上述穴位上,行雀啄灸,各灸10~30分鐘,直灸至甦醒為止。
產後血暈艾灸調理穴位示意圖
【注意事項】
1. 注意做好孕期保健。對雙胎、多胎、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等有可能發生產後出血的孕婦,或有產後出血史、剖宮史者,應嚴格把好產前檢查關,擇期住院待產;對胎盤早剝者,應及早處理,避免發生凝血功能障礙。
2. 提高助產技術,正確處理分娩三個產程。認真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有無殘留。如發現軟產道損傷等體徵,應及時處理。
3. 注意子宮收縮及陰道出血情況,同時觀察血壓、脈搏及全身情況。
4. 一旦發生產後出血量多,須迅速查明引起出血的原因,及時糾正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進行針對性治療。
5. 在產婦分娩過程中,應注意保暖,避免風寒,注意外陰部清潔衛生,避免產婦情緒激動,並應注意產後飲食調攝,清除其他導致產後血暈的因素,確保產婦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