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3-28 09:48

  1.心血不足

  證候:常表現為心慌不寧,面色少華或萎黃,夜寐不安,或多夢,膽小善驚。治則:補益心脾,養血安神。主方:歸脾湯加減。

  2.心氣虛弱

  證候:常感心慌氣短,動則出汗或自汗,面色晄白、倦怠乏力、胃納減少,或四肢不溫,舌淡苔白。治則:補益心氣。主方:五味子湯加棗仁、茯神等。

  3.陰虛火旺

  證候:經常心慌而煩,咽痛口乾,手足心熱,夜寐不安而煩躁,或有盜汗,舌紅少苔。治則:滋陰降火安神。主方:黃連阿膠湯加棗仁、生地等。

  4.痰火上擾

  證候:常感心慌、胸悶不安、煩躁不眠、頭暈口苦,或痰多噁心、舌苔黃膩。治則:清化熱痰、安神定志。主方:黃連溫膽湯加減。

  5.氣滯血瘀

  證候:心慌,胸悶如窒,心胸刺痛,或見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代。治則:活血化瘀寬心。主方:桃仁紅花煎加減。

氣短的辨證施治相關文章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的提高,肥胖症的發病率近年來也呈上升趨勢,與肥胖相關的一系列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等也逐漸增加,因此,如何防治肥胖症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食療減肥以其具有安全、營養、快速等特點,正在單純性肥胖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中醫治病講求辨證論治,應用到食療中稱作“辯證施食”。首先根據中醫理論對患者辨證分型,再根據食物的性味和患者的客觀情況,針對辨證結果作出相應的調整
發布於 2022-11-23 17:11
0評論
1、中醫治療肛瘻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消法 中醫治肛瘻常用的方法是用消散的藥物,使初起的肛周癰疽和炎性外痔等得到消散,免受潰膿和切開之苦。此法適用於沒有成膿的肛周癰疽、炎性外痔、血栓外痔和肛裂等病。但具體用法是極其靈活的,因為各種疾病的病因不同,病的性質也各不相同,所以,治療方法也必須因病而異。如有表邪者宜解表,裡實者宜通裡,熱毒蘊結者應清熱解毒,寒邪凝結者應溫通,氣滯者要行氣,血瘀者要活血化瘀等。同
發布於 2023-09-23 18:28
0評論
辨經施治是依據經絡學說來選穴或用藥的一種治療方法。正確認識辨經施治是克服用穴不精、提高針灸療效的重要途徑。針灸醫生根據各經脈的循行部位及其異常變動時所發生的徵象來確定與疾病相關的經脈,由於針灸治療有“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規律,所以選用相關經脈循行線上的腧穴來進行治療。例如牙痛,由於手陽明大腸經循行到下齒中,足陽明胃經循行到上齒中,因此,上牙痛多選用在胃經上的內庭穴,下牙痛多選用大腸經的合谷穴。
發布於 2022-10-06 09:21
0評論
概述 肝硬化的情況一般在現代是比較常見的,主要犯病的多為男性,因為男性喜歡抽菸喝酒,對於肝部特別的傷,所以現在很多人都不考慮採用西藥治療,因為中醫膳食調理起來也沒有任何的副作用,對於身體還比較好,而且一般是可以利用肝硬化的病理才選擇食材的,慢慢的調整好自己的肝臟,可以減輕肝臟一定的負擔,那麼下面介紹中醫3大膳食辨證施治肝硬化。 步驟/方法: 1、 扁豆薏仁粥。主要是材料是購買好扁豆,薏苡仁、
發布於 2023-03-31 00:55
0評論
1.肝經火旺 證候:脅肋脹痛,嘔吐吞酸,噯氣,口乾,舌紅、苔黃,脈象弦數等症。治則: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主方:左金丸。方藥:姜、黃連、吳茱萸。 2.肝火灼肺 證候:咳嗽痰中帶血,痰質濃稠,咯吐不爽,心煩口渴,頰赤,便秘,舌苔黃,脈弦數等。治則:清熱化痰,止咳止血。主方:咯血方。方藥:青黛、瓜蔞仁、山梔、訶子、海蛤粉。 3.肝火鬱結 證候:目赤腫痛,易驚多怒,不能安臥,尿赤、便秘,脈洪實者。治則:
發布於 2024-05-11 15:59
0評論
中醫理論認為低血壓病主要是心脾陽虛,陽氣不足,血行乏力所致。因此,治療主要是溫補通陽,佐以補脾健運。可用肉桂、桂枝、甘草水煎服或泡開水當茶飲,有溫補升壓的作用。伴睡眠欠佳者可加夜交藤;舌紅少津咽乾者加麥冬和五味子。此外,根據辨證施治,可輔以中成藥如歸脾丸或人參營養丸等也有一定療效。 一般認為,多數無症狀性低血壓可通過非藥物治療方法,如飲食療法和體育鍛煉,得以改善。若血壓長期低於正常值,並伴有倦怠
發布於 2023-04-03 19:47
0評論
中醫理論認為低血壓病主要是心脾陽虛,陽氣不足,血行乏力所致。因此,治療主要是溫補通陽,佐以補脾健運。可用肉桂、桂枝、甘草水煎服或泡開水當茶飲,有溫補升壓的作用。伴睡眠欠佳者可加夜交藤;舌紅少津咽乾者加麥冬和五味子。此外,根據辨證施治,可輔以中成藥如歸脾丸或人參營養丸等也有一定療效。 一般認為,多數無症狀性低血壓可通過非藥物治療方法,如飲食療法和體育鍛煉,得以改善。若血壓長期低於正常值,並伴有倦怠
發布於 2023-04-20 00:33
0評論
1.氣血兩虛:本病多為婦人素體虛弱,復因產時產後傷血耗氣,衝任血虛,胞脈失養,不榮則痛;又血少氣弱,運行無力,血行遲滯,發為腹痛。 2.產後臟腑虛弱,血室正開,起居不慎,感受寒邪,血為寒凝;或因情志失暢,肝鬱氣結,氣滯而血瘀;或惡露當下不下,胎盤胎膜滯留子宮,瘀阻衝任,胞脈失暢,不通則痛,故使腹痛。 辨證論治 主要依據腹痛的特點、惡露的性質辨其虛實。治療重在調養氣血,使氣血暢通。虛則補而調之,實
發布於 2023-09-09 06:52
0評論
1.肺陰虛證 證候:乾咳,痰少黏白,或痰中帶血絲,咽喉乾燥,舌紅少津,脈細數。治則:養陰潤肺,佐以清肺熱。主方:沙參麥冬湯,百合固金湯。常用藥:沙參、麥門冬、百合、玄參、天花粉、玉竹、白扁豆、桑白皮、浙貝、桔梗、太子參 2.心陰虛證 證候:失眠多夢,五心煩熱,心悸,舌紅少津,脈細數。治則:滋養心陰,佐以清心熱。主方:天王補心丹。常用藥:天冬、生地、玄參、丹參、酸棗仁、遠志、茯苓、當歸、淡竹葉;
發布於 2024-04-30 14:07
0評論
中醫理論認為低血壓病主要是心脾陽虛,陽氣不足,血行乏力所致。因此,治療主要是溫補通陽,佐以補脾健運。可用肉桂、桂枝、甘草水煎服或泡開水當茶飲,有溫補升壓的作用。伴睡眠欠佳者可加夜交藤;舌紅少津咽乾者加麥冬和五味子。此外,根據辨證施治,可輔以中成藥如歸脾丸或人參營養丸等也有一定療效。 一般認為,多數無症狀性低血壓可通過非藥物治療方法,如飲食療法和體育鍛煉,得以改善。若血壓長期低於正常值,並伴有倦怠
發布於 2023-03-20 01:0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