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的併發症有局部組織損傷和全身損傷。局部損傷有放射性皮炎、放射性食道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骨炎等;全身損傷有消化系統副反應和骨髓抑制。
(1)局部損傷:①放射性皮炎:放射初期可見皮膚髮紅,發癢,類似日曬性皮炎改變;放射中期皮膚色素沉著,變厚粗糙,毛孔粗黑;放射後期在乳房皺褶、腋窩區可出現溼性脫皮,局部皮膚浮腫,嚴重時出現水皰,繼而破潰,糜爛甚至潰瘍。②放射性食道炎:在放射中後期,患者可感到胸骨後不適,進食或飲水時有燒灼感,嚴重時可出現吞嚥阻塞。這是由於食道在放射線損傷下,出現粘膜充血、水腫所致。③放射性肺炎:在放射後期出現,患者乾咳、患側胸悶痛,繼發感染時發熱,實驗室檢查可有白細胞總數增高等。x線檢查可發現患側肺紋理增粗,嚴重者可有淡片狀陰影。少數病例可轉化成肺纖維化。④放射性骨炎:在放射後期出現,多發生在肋骨、鎖骨等照射野內。初期無自覺症狀,往往在發生自發性病理性骨折時才被發現。⑤軟組織纖維化:在放射後期出現,常表現為局部組織變硬,失去正常組織的彈性。⑥上肢水腫:對接受腋窩淋巴結清掃後的病例,放射治療可加重局部的淋巴管道損傷,在放療後期出現患側上肢水腫。⑦其他:個別病例還可出現臂叢神經損傷、放射性胸膜炎等等。
(2)全身副反應:①消化道反應:放療初期患者常出現口乾、大便乾燥;在放療中、後期,患者可發生食慾減退、噁心、嘔吐。②骨髓抑制:多發生在放療後期,表現為全身乏力,血液學檢查發現白細胞(wbc)總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