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打亂了壓力分配
人們的兩隻腳平均分擔身體的重量,就任務分工而言,腳跟的工作要比前腳掌重一些。如果一隻腳要承受50%的重量,那麼腳跟要負責30%左右,剩下的20%分配給前腳。穿高跟鞋必然會抬高腳跟,所以整體重心前移,前腳掌的負荷必然會增加。有研究指出,其實穿平底鞋對人體無益,鞋跟短約一寸,可以幫助我們更順利地走出每一步,可以有效降低下肢後部肌肉抬腿的力量,舒適度增加,還可以防止肌腱拉傷,何樂而不為。然而,過高的鞋跟,甚至兩英寸,幾乎已經可以將大部分重量轉移到前腳掌。想象一下,穿著高跟鞋,腳跟著地的時間實際上是縮短了,這樣步態就會比正常情況下抬得更快。事實上,優雅的女士們,穿上高跟鞋,你就是在用腳趾頭走路了
高處不勝寒--腳痛
腳是由骨骼、關節、肌肉、韌帶、筋膜、血管和神經組成的,任何導致腳部創傷或畸形的傷害都會引起腳痛
腳是由骨骼、關節、肌肉、韌帶、筋膜、血管和神經組成。首先受到影響的部分是拇指關節,造成拇指外翻,這是高跟鞋最常見的 "美麗成本"。
拇外翻,俗稱 "大腳病",是一種常見的前足畸形,拇指過度向足外側傾斜,第一蹠骨後縮,臨床表現為拇指畸形、疼痛和拇指外翻。前腳掌變得更寬。嚴重的拇指外翻可使第二趾向後方擠壓,形成錘狀趾。它通常是對稱的,也有平足。當然,穿高跟鞋可能引起的不僅僅是 "大腳 "美容問題。
如果你的高跟鞋有點磨損,鞋子和皮膚相互摩擦,逛街半小時就長出水泡,一開始你可能不太在意,但如果時間長了,這些地方就容易長出老繭和雞眼。醫學上將老繭稱為胼胝,是由於皮膚的反覆擠壓和摩擦,表皮增生形成的。雞眼是由於足部皮膚受到擠壓,表皮抵抗力下降,病原體侵入皮下,不斷增殖繁殖而形成的圓錐形雞眼,雞眼的中心核深入皮膚壓迫神經,或其頂端有滑囊,發生滑囊炎,行走時有壓迫感,會出現疼痛。
大多數人都有嵌甲現象,通俗地說,就是趾甲長到肉裡。如果腳趾被長時間擠壓,指甲就會刺入肉裡,引起紅腫和疼痛,這就是所謂的 "甲溝炎"。
長期穿尖頭高跟鞋也會導致爪狀趾。這種張力拉伸了韌帶和肌腱,導致腳趾關節向下彎曲。我們將其描述為 "腳掌長成高跟鞋的形狀"。
更糟糕的是,高跟鞋通常是尖的,將五個腳趾塞進四個腳趾的空間,進一步加劇了壓力分佈不均的問題。蹠骨痛這個詞太專業了,但是,根據之前對高跟鞋疼痛的調查,蹠骨痛位居榜首。蹠骨痛,通俗地講,就是前腳掌的疼痛。蹠骨痛多發生在第三和第四蹠骨頭中間的蹠骨神經,現在比較流行的高跟鞋型號,鞋底薄,鞋跟又細又高,腳在裡面,蹠骨長期受到壓迫,蹠骨頭部位的損傷影響到神經通過的地方,從而使其增厚,最終導致周圍組織增生,引發神經炎或蹠骨痛。最重要的是,第二和第三、第四和第五蹠骨之間的神經分支最容易發生神經痛,甚至神經瘤,嚴重時必須通過手術矯正。
當鞋跟太高,穿高跟鞋時必須保持姿勢端正時,跟腱就會不斷受到壓力。長此以往,就會形成跟腱炎。
足底筋膜炎的產生是因為走路時腳會向下彎曲,鞋跟越高,這種彎曲就越大,肌腱和腳部肌肉的收縮就越短。當你清晨邁出第一步時,腳跟的肌肉和腳部的筋膜突然伸展,隨著時間的推移,腳底筋膜出現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