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補腎壯陽之風盛行的原因
男性服食補腎壯陽藥物之風最初與易學的盛行有關。成書於西周時代的《易經》經後來的《易傳》註釋後,逐漸形成了一門學問,即易學。易學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極為深遠,直到今天,易學中的某些思想仍然深深紮根於人們的潛意識中,有意無意地支配著人們的某些思想意識和行動。易學認為男屬陽、屬乾,女屬陰、屬坤,乾統天,而坤則順承天,這是古代重男輕女、貴陽賤陰思想的集中表現,因而後人有謂“一部大易,扶陽抑陰”者。易學這種貴陽賤陰的思想影響到醫學界,便產生了以補腎壯陽為主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的方法,因而在金元時代以前,雖然當時將陽痿稱為“陰痿”,但古人治療陽痿幾乎都採用補腎壯陽方法。到了明代,陽痿病名被廣泛使用後,醫家和病人便將陽痿與陽虛等同起來,從而使補腎壯陽之風越發盛行起來。這種觀念不僅在醫界極有市場,在社會上也廣泛流傳,直到今天,其流弊仍未澄清,患性功能障礙者多自服補腎壯陽藥物,廠家藥商也大量生產和推銷補腎壯陽為主的藥物來滿足這種社會需求。
2.現代社會背景下男性性功能障礙尤其是陽痿的中醫發病學和證候學規律
根據大量的臨床實踐和我們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分析,在現代社會條件下,陽痿的中醫發病學規律有: 房勞傷不是現代人類陽痿的主因,情志之變為其主要發病學基礎,吸菸、酗酒和恣食肥甘厚味、辛辣煎炒之物等不良生活習慣不可忽視,實多虛少是普遍規律,發病臟腑以肝腎為中心而涉及五臟;證候學規律是:虛實方面實證多(36.23%)虛實挾雜少(30.12%)而虛證居中(33.65%),陰陽方面陰虛多(23.34%)陽虛少(5.16%)而腎陽虛更少(1.60%);從寒熱看,熱證多(22.25%)寒證少(8.07%),臟腑定位上與肝腎尤其與肝關係極為密切,常見證候為肝鬱腎虛、肝腎陰虛、溼熱下注、肝鬱脾虛、脾腎兩虛、肝鬱氣滯等。另據中國和日本醫學家的研究表明,由於雄性激素降低引起的陽痿患者只佔所有陽痿患者的5.9%。在陽痿是陰虛多還是陽虛多這一問題上,從調查結果不難看出,現代人類患陽痿後表現為陽虛者少,表現為腎陽虛者更不多見,反以陰虛見長。想想看,就連陽痿一病的患者中屬於陽虛或雄性激素降低下者的比例都這麼低,更何況其他男科疾病了。
與古代社會相比,在現代社會條件下,科學技術帶來了現代文明,經濟發展提高了人類的生活水平,但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競爭激烈的社會氛圍亦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精神壓力,加之飲食譜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環境的汙染,等等,從而容易影響人類身心健康而患病。具體到與陽痿的關係,在現代社會,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醫學的進步,人們豐衣足食,身體素質增強,體虛或任其體虛者甚少;因婚姻制度的變革,醫藥衛生知識的普及,傳統“貴精”思想的影響,房室損傷之人甚少;時代發展迅速,生活節奏加快,為了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質量,民眾競爭意識強烈,時代緊迫感強,社會壓力和工作壓力大,心志過勞,以致精神緊張,情志變化過激,終使因情志之變致病者增多;由於倡導男女平等,加之女性要求獲得更多應有的權力等,男性自感夫權思想被“束縛”,夫權被“削減”,多致心理失衡或夫妻不和,或偶爾的性生活失敗,都會給男方以心理壓力,引起情志抑鬱而致病;地球氣候變熱,環境汙染, 食品汙染,飲食結構改變,以及嗜食辛辣炙煿和肥甘厚味, 大量吸菸酗酒等,往往損傷人體陰液或內聚痰濁或變生溼熱瘀毒。以上便是當今陽痿病發病學規律及證候學規律發生改變的背景和基礎。上述各種因素容易使人體產生鬱、痰、熱、瘀、濁、溼等實邪,導致陽痿的實性病因病機變化,很少向虛性病因病機轉化,從而形成了陽痿病機多實的生理病理基礎;而陽痿發病學隨社會背景改變而發生的所有這一切變化,又必將促使陽痿證候學的表現規律發生改變。可見,由於古今社會環境和背景不一樣,從理論和邏輯上分析,它可以影響到陽痿的發病及其證候表現,從而導致陽痿的發病學與證候學規律古今不盡相同。
3.補腎壯陽法的適應症
補腎壯陽是中醫學的一種治法,適用於中醫辨證為腎陽虧虛的各種疾病,如男性患性功能障礙並伴有畏寒肢冷、會陰冷涼、腰膝痠軟、面色晃白、小便清長、夜尿頻多等症狀時,就可以用補腎壯陽的中藥治療。從西醫角度講,用中醫藥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一般情況下,只有患者血液中的雄性激素降低時,才能使用補腎壯陽法治療。在當前市場上銷售的保健品和治療性功能障礙的藥品中,絕大多數以補虛為主,補虛以補腎為主,補腎又以補腎陽為主,導致補腎壯陽藥品的泛濫。而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已經知道,當前的陽痿等男科疾病患者絕大多數並非表現為腎陽虛和由雄性激素缺乏所致,也就難怪多數人吃了藥後抱怨無效了。如果病本屬於陰虛,治療時不補陰而反壯陽,必將導致火益盛而水越虧,而水虧火旺的結果必將是人體的性功能完全“枯萎”無藥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