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為甚麼有些人要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目的是甚麼?
教授:人工關節置換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解決疼痛,第二是恢復功能。隨著年齡增長,人的關節和器官都在老化。關節老化後,尤其是負重關節,如膝、髖關節會發生軟骨蛻變,出現變形,導致疼痛。人對疼痛不耐受,就會影響功能。有些人因功能不好,鞋襪都不能自己穿,上下樓也有困難。
主持人:有老人說,關節老化是老年病,老了自然活動不靈活,疼就多坐一會兒,寧願忍著也不手術。那疼到甚麼程度,或功能受到何種影響,必須手術?
教授:何時手術要看病人自己的感受,因為每個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同。但隨著人工關節的普及,以及生活狀況的改變,人工關節越來越被老年人所接受。人工關節最初是從國外引進的。髖關節已有半個世紀的使用歷史,膝關節也有三四十年的歷史。隨著工業發展和技術進步,人工關節置換術取得了極大成功。發達國家做這類手術最多。每年,全世界有150萬―160萬人換關節,60%左右都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去年,我國據說有將近20萬個關節在臨床上被應用。
主持人:為甚麼人工關節在發達國家換得多?
教授:人們的觀念不一樣。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險好。人們的生活理念也不同。歐美人認為,我生活一天,就要有一個好的身體質量,關節不疼了,我想幹甚麼就幹甚麼。
過去中國人不認識這個技術。很多老年人覺得七八十歲了,疼就忍著。但這幾年,這個觀念在逐步轉變。一方面在於我們的生活節奏快了,大家都忙。我家也有老人,我整天忙,照顧不上。老人如果疼得走不了路,最多請個保姆。但對老年人來講,他們最大的幸福不是有人伺候,而是生活能自理。躺在床上等著人伺候,是不幸福的。另一方面,關節疼痛走不了路,身體也會出問題。糖尿病出來了,肥胖了,血壓高了。這時就要考慮換關節。
“疼痛走不了500米,要手術”
主持人:手術第二個指徵,是不是和疼痛有關?
教授:是的。人對疼痛的耐受力特別低。若真疼得受不了,就要考慮手術。以膝關節為例,衡量實際疼痛,要看行走能力。如果走不了500米,說明他疼得比較重。這也意味著,這人出不了門,只能在家裡待著。
主持人:這說明其生活質量下降了?
教授:是。不管年輕、年老,如果整天在屋裡待著,就要出問題。首先腦子出問題,整天坐著看電視,抬眼看天花板,低頭看地板,也沒人說話,腦子就不好使了。其次,長期在屋裡待著,體質會下降,也不知道外面發生了甚麼事情,對生理和心理都有影響。因此,我們把500米作為一個界限。如果能走500米,說明還有一定的行走能力,不建議馬上做手術。
在這一基礎上,再結合年齡,需要做就做,不需要做就不做,能晚做絕不早做。我認為,生活要分三部曲。第一生活自理。第二要工作和學習,能自力更生。第三是休閒娛樂。如果年齡不到65歲,但已經生活不能自理,也無法外出工作、學習,就會成為別人的負擔,應考慮換關節。可是,有的年輕人換關節,是想休閒娛樂,要跳舞旅遊。那是不行的。人工關節畢竟是假的東西,一旦出問題就是大事。針對這些人,我會勸其深思和慎重。
“單個關節置換約3萬”
主持人:醫院使用的膝關節或髖關節假體,有甚麼樣的要求?大概花費多少?
教授:我們用的假體都是北京市醫保招標後的產品,質量符合國家規定,價格上下不等。人工關節置換的費用,在各個醫生、各個醫院都不一樣。這和手術者的思維有關。一般控制在一個假體2.5萬元,最高在3萬左右。按照北京市醫保對關節置換術的規定,無論換甚麼材質的假體,無論患者花了多少錢,只能報銷9000元。外地則按照百分比報銷。
主持人:您怎麼給患者選擇呢?
教授:我自己的原則是,根據病人的家庭狀況、職業來選擇假體。若患者是農村醫保自費,我一般控制在一個假體2.5萬元左右,稍高一些的在3萬多。若是北京市醫保或醫療報銷比例大的患者,家庭經濟條件好一些,就選擇高屈膝的假體,3萬多。兩者的手術效果是一樣的。
“根據年齡、經濟條件,選擇假體”
主持人:您曾比喻自己是個裝配工。那對人工關節置換而言,這個“裝配工”會在哪些方面影響手術呢?
教授:首先是操作次數。整天干這個,技術自然熟練。其次,如今生產人工關節的公司就像汽車製造商一樣,數不勝數,也有奔馳、寶馬、藍鳥等不同品牌。不同公司的操作系統不同,體現在關節置換中,該切多少骨頭、該插入多少,就不一樣。我基本上只選兩個公司的假體,對其特別熟悉,哪一道工序該幹甚麼,瞭然於心。而且這兩種假體基本上能滿足大部分病人的需求。
再次,醫生要選擇一個適合病人的假體。最貴的不見得最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拿膝關節來講,現在有旋轉半月板和固定半月板。年輕一點的患者,我就做旋轉半月板,骨頭切得少,耐磨程度高,假體的壽命可以長點。若是年輕一點的患者換髖關節,我就建議用好一點的假體,起碼是陶瓷頭的,耐磨。但老年人就沒必要非選貴的,他本身活動少,安裝後體現不出價值。
主持人:選擇假體的決定權,在醫生還是患者?
教授:我有一個觀點,病人來了,大夫若說有3萬、4萬、5萬不同價值的假體,讓患者自己選一種。這樣的大夫不是一個專業大夫。應該是大夫來決定給病人用假體。我在每次術前,都會向患者解釋,為甚麼給你做這個手術,選這個假體。很多人有錢,說你怎麼給我安裝這麼便宜的。我就解釋,你用這個假體足夠,幹嗎非花那麼多錢。有這些錢,去旅遊,多好。
主持人:您剛才談到,長期會影響手術效果的因素,一個是感染,還有一個是鬆動。
教授:除了感染、鬆動,還有外傷。一般手術後一兩年內不會出問題,都是三五年後。血源性的感染,大部分起因於糖尿病及老年人的泌尿系統感染。外傷主要是摔倒、骨折。
主持人:術後主要的併發症是甚麼?風險大嗎?
教授:手術併發症各種各樣。手術中的併發症很多,包括麻醉意外、神經損傷、脫位,是可能出現的。我們做手術時,這些情況發生幾率非常低,但也不是百分百能避免。要保證手術成功,最重要的是麻醉。控制得好,手術就比較方便。其次是手術時間掌握好,手術時間越長、麻醉時間越長,出血越多,意外幾率就越大。這是相輔相成的事。
手術風險和手術危險是兩個概念。手術要評估患者情況,尤其是老年人,要評估手術把握多大,風險有多大。因為風險是可以採取各種措施來避免的。如血壓高的患者,要把血壓降到正常範圍,這樣在麻醉過程中就能控制血壓;手術出血要及時輸血。這些都是防範措施。如果是手術危險,那就麻煩了。如術前有房顫、頻發的室動過速,麻醉就有危險,這樣的人可能無法耐受手術,就不要去做。
主持人:總結您剛才所說,不僅要從年齡、體徵、檢查結果,來判斷該不該手術。還有一關,就是能不能耐受手術。
教授:所以70歲以上的老年人要檢查很多項目,心功能、超聲心動、心電圖、血氣等。血壓高的必須控制到一個水平,太高了根本不能做。
“傷口發紅發熱,要儘快就醫”
主持人:有一位老年患者詢問,覺得自己的手術創口好像裂大了。這個正常嗎?
教授:應該是正常的。在術前,關節有很多變形、不規則。我們按照常規來做,術後有些骨贅被切除了,就感覺跟原來不太一樣。但傷口不會對病人太大影響。
主持人:術後有沒有一些異常症狀,一旦出現要及時就醫?
教授:傷口發紅、發熱,特別是腫得厲害,有積液,說明有慢性感染,要儘快就醫。
“老人練走用習步架”
主持人:有患者換了兩個膝關節。他感覺術後,下面和沒腿一樣,不敢站。為甚麼?
教授:一般病人手術後都不願意活動,害怕。其實膝關節沒問題。膝關節置換術後,可以馬上扶著柺杖,負重站立。
主持人:有一個患者提問,術後練習走路,是否要按照習步架、單拐、雙柺、獨立行走等環節,分步驟進行?
教授:沒有,習步架有四個腿,比較安全。對老年人來說,安全性高,更合適。年輕人可以先扶雙柺,然後單拐,扶兩個月左右,開始獨立行走。這主要針對髖關節術後的康復。
主持人:有單拐雙柺的先後順序嗎?
教授:先是雙柺,再是單拐,最後扔拐。
“伸直度和屈膝度能指導康復”
主持人:術後判斷關節功能,是否要做一些評估,如伸直度和屈膝度。
教授:術前多少度,現在能恢復到多少度,術前伸不直,術後能伸直,就說明手術效果不錯。
主持人:這個評估對以後的康復是不是有指導意義?
教授:應該是。
“走路腿痠脹,考慮腰椎問題”
主持人:有患者提問,術後其母親的屈膝度達到130,但不能走長路,否則還是覺得酸脹、有點疼痛。現在是術後3個月,這種情況正常嗎?
教授:3個月要複查。走路多了酸脹,要考慮腰椎問題。還要看關節恢復情況,有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