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4-28 22:08

  (1)良好的護患關係,為患者建立有力的社會支持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醫、護、患三者的共同努力。談話時,要態度和藹,注意傾聽,提問要扼要,著重當前問題,給予簡明指導,鼓勵患者回憶自己病情發作時的感受,接納患者的焦慮和抑鬱感受。適時給予解釋、說服和安慰,並強調本病是一種心因性疾病,可以治癒,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2)每天定時接觸患者,分析癔症症狀和焦慮等惡劣心境的原因和危害,使患者認識到對自身病症的過度關心和憂慮無益於恢復健康。

  (3)應用支持性言語幫助患者渡過困境,輔助患者有效地應對困難,應反覆強調患者的能力和優點,不注重其缺點和功能障礙。

  (4)掌握患者的病因及性格特點,採取個性化心理護理。個性化心理護理是一種比較明確的、診療性比較強的,用以解決患者特異性個性化心理問題的護理。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不同的發病原因、家庭經濟狀況、夫妻關係、文化程度及性格特點制訂出相應的護理措施,採用通俗的語言解釋當前症狀產生的原因。使患者充分認清自己的個性缺陷及其在疾病發生髮展中的作用,幫助其宣洩和解脫,不斷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5)巧妙運用積極暗示,在實行暗示治療時,應消除環境對患者的各種不良影響,在針對症狀採取相應措施的同時,突出語言暗示,如給予注射用水肌注時,所用藥物應對患者保密,可強調患者“這種藥物很貴,是目前治療本病的特效藥,可以藥到病除”,以取得患者的心理安慰。

  (6)採取健康教育措施,幫助患者找出發病的誘因,教會患者在生活中如何處理緊張的人際關係,調整不良情緒,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指導患者理智地處理一些生活事件,這對癔症患者的身心康復及預防復發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怎樣做好癔症的心理保健相關文章
一、心理治療:是治療癔症的基本子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暗示療法: 是消除癔症性軀體障礙的有效措施,特別適用於急性起病的患者。可分為覺醒時暗示和催眠暗示兩種。患者迫切要求治療者,在覺醒狀態下,通過語言暗示,或配合適當理療、針刺或按摩,即可取得良好效果。病程較長,病因不甚明確的病例,往往需要藉助藥物或語言催眠療法,消除患者的心理阻力,才能取得較好效果。 2.催眠療法: 除用於增強暗示感受性
發布於 2024-12-12 10:00
0評論
兒童癔病以學齡兒童多見,女性多於男性,臨床表現複雜多樣,發作具有高度暗示性,症狀常使人感到較嚴重。兒童癔症危害大,因此,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並做好日常護理工作。兒童癔病的護理方法 1、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熟悉病情及相關情況,如誘發因素,人際關係,性格特點,家庭角色,興趣特長,學習成績及重大生活事件等,以利於護理工作的開展。 2、暗示療法:耐心細緻地向家屬交待患兒的病情、特點,並要求家屬積極配合,患
發布於 2024-02-02 16:26
0評論
讓患者及其家屬樹立對癔症的正確認識,並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應給予患者盡情疏洩的機會,給予適當的安慰或鼓勵。患者應用理智的態度處理所面臨的一切,而不要感情用事,用積極主動的姿態去克服性格方面的缺陷。 在醫生使用心理療法治療癔症患者後,家屬在對其進行護理時需注意的是應適當把握度:家裡有人患了癔症,應多給予慰藉,切不可將其發作時的言語、動作當做笑話。平時對其既不能百般遷就,也不能過於冷漠。在生活中幫
發布於 2023-02-01 00:26
0評論
1、小麥紅棗桂圓粥 製法:把小麥淘淨,加熱水浸發,倒入鍋裡,煮熟,取汁水,加入糯米、去核的紅棗和切碎的桂圓肉,用旺火燒沸,用小火煮成粥,加白糖。 藥用:每天早、晚分食。 說明:清熱除煩、利尿止渴;對癔症、失眠症療效顯著。 2、代赭石黨參湯 代赭石(先煎)40克,黨參、生地黃各15克,旋覆花(包)、遠志、柏子仁、延胡索、炙甘草各10克,酸棗仁20克,大棗30克,生薑3片。 配料:小麥100克,糯米
發布於 2024-10-05 02:59
0評論
(1)精神刺激:使患者感到委屈、氣憤、精神緊張、恐懼等精神刺激或重大生活事件,往往是本症發病的直接原因或成為第一次發病的因素。有部分患者在以後的發作中可無明顯的誘發因素,而是通過觸景生情或聯想,或自我暗示而發病。童年期的創傷性經歷,如遭受精神虐待、軀體或性摧殘,則是後來發生轉換性和分離性癔症重要原因之一,但軀體化障礙的發病與精神因素關係多不明顯。 (2)心理素質: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癔症及引發何種癔
發布於 2024-12-05 09:54
0評論
護理上加強心理疏導,採用支持心理治療方法,調動患者的積極性,激發其對生活的熱情,堅定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多給予關心、同情、安慰,給予患者生活上必要的幫助,多做細緻的思想開導,輔以熱情的關懷。隨時疏導患者,消除不良情緒。 情緒調節治療癔症癔症性格表現為情感豐富,富有誇張表演色彩,富於幻想,急躁,任性,易被別人的言語、行為和態度所影響。疾病發作時,如果親屬的言語、行為和態度不當,會形成新的不良暗示因
發布於 2024-12-12 10:07
0評論
1、病人症狀的評估:瞭解癔症發作的症狀特點,臨床表現。評估患病個體在癔症發作時的症狀特點、類型、症狀的頻度、症狀的嚴重程度。 2、病人人格特點的評估:許多學者認為,在一定的精神因素影響下,有癔症性格特徵的人較無癔症性格特徵的人較容易發生癔症。因此,要了解甚麼樣的人格特徵是“癔症性格”,有哪些表現。按“護理程序”的方法、步驟、評估住院期間的病人的性格特點。瞭解其人際關係的情況、處事作風、情緒反
發布於 2024-12-05 09:47
0評論
一、臨床表現 癔症起病急驟。起病前多有心理社會刺激,通常為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彙總的一般矛盾,強烈刺激則很少見。多數起病於青年期,35歲以後初發者極為罕見。 癔症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癔症症狀,即無病理基礎的症狀和體徵。癔症症狀與患者想象中的疾病的症狀相似。它可以是患者見過或聽過的親友等曾經出現過的某種疾病的症狀,也可以是患者本人曾經有過外傷等不健康體驗而想象必然會伴發出現的症狀,如有過腿傷史的出現“癱
發布於 2025-01-12 07:28
0評論
精神因素和暗示的作用,是癔症發病的主要原因。但是,當人們受到精神因素的影響以及暗示的作用以後,為甚麼有的人保持健康,有的人就患了癔症呢?這與他們的性格不同有關。癔症患者的病前個性,是屬於有強烈情感,缺少堅定理智,意志不穩定,幻想多,爭強好勝,虛榮,情感不穩定,易衝動。這類性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點: (1)情感代替理智:癔症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緒反應強烈而不穩定,容易從一種情感轉移為另一種情
發布於 2025-01-12 07:56
0評論
護理上加強心理疏導,採用支持心理治療方法,調動患者的積極性,激發其對生活的熱情,堅定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多給予關心、同情、安慰,給予患者生活上必要的幫助,多做細緻的思想開導,輔以熱情的關懷。隨時疏導患者,消除不良情緒。 情緒調節治療癔症癔症性格表現為情感豐富,富有誇張表演色彩,富於幻想,急躁,任性,易被別人的言語、行為和態度所影響。疾病發作時,如果親屬的言語、行為和態度不當,會形成新的不良暗示因
發布於 2025-01-12 07:4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