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是一個薄壁的貯尿和排尿器官。女性的膀胱前面為恥骨和恥骨聯合,中間為子宮和陰道。子宮和陰道後方是直腸。子宮可隨膀胱和直腸的充盈程度不同而改變位置。正常情況下膀胱貯尿達400毫升左右時就可有尿意,正常人約4小時排尿1次。女性的尿道較短而寬,膀胱括約肌比較鬆弛,非常容易出現尿路感染。
妊娠3個月左右時盆腔充血,子宮體增大但又未升入腹腔,在盆腔中佔據了大部分空間,將膀胱向上推移,刺激膀胱,引起尿頻。另外,增大了的子宮壓迫膀胱,使膀胱貯存小便的量較平時為少。所以,小便次數頻頻而每次解的量都比平時少。尤其在妊娠末期接近臨產前1-2周,因胎兒先露部(胎頭或胎臀)下降進入骨盆腔,進一步壓迫膀胱,使膀胱容積減小,致使小便頻數的現象加重,約1~2小時排尿1次。
同時,由於孕期孕激素的作用,使膀胱括約肌鬆弛,導致孕婦經常有尿意卻排尿不多。隨著孕周的增加子宮增大,加重對盆底的壓力,導致孕婦在用力或咳嗽時甚至出現漏尿現象,這種尿頻、漏尿現象,屬於正常情況,不必顧慮,分娩後很快就會消失。
總而言之,正常孕婦的尿頻是指有以下表現的準媽媽們:
1、小便次數增多,白天解尿超過7次,晚上解尿超過2次,且解尿的間隔在2個小時以內。2、小便時沒有尿急、尿痛、發熱、腰痛等現象。
3、尿色正常,不渾濁,沒有血尿現象。
4、尿液檢查沒有紅細胞或白細胞量異常等炎症表現。
上述情況儘管屬於正常現象一般在分娩幾天後消失,可是發生尿頻常嚴重影響孕婦睡眠。懷孕初期可能有一半的孕婦尿頻,到了後期,有將近80%的孕婦為尿頻困擾,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晚上會起床跑廁所,嚴重影響了睡眠質量。就算是正常的尿頻,也給孕媽媽帶來一些不便或尷尬。如果在家裡不停上廁所,也是件麻煩事。更別說如果孕婦出門或工作怎麼辦?還有,因為尿頻也讓晚上睡眠質量降低。這些細節問題怎麼處理呢?難道為了不上廁所不喝水嗎?這更容易引起尿感的發生,甚至便秘。
對於出現尿頻並影響到睡眠的孕婦,建議:
1、晚飯後尤其睡前儘量減少飲水量。睡前儘量排空膀胱。
2、早孕期開始常做縮肛運動,這樣可以訓練盆底肌肉的張力有助於控制排尿。即經常有意識的練習收縮盆腔肛門周圍的肌肉,收縮時儘量延長收縮時間,然後放鬆,如此反覆練習,不僅可以預防產後的盆底鬆弛導致的性功能障礙,還可以預防孕晚期和產後出現的用力後漏尿現象。也可做骨盆放鬆練習,這有助於預防壓力性尿失禁。即四肢呈爬行動作,背部伸直並弓起(貓背),收縮臀部肌肉,將骨盆推向腹部,持續幾秒鐘後放松。本人的經驗:如果能夠堅持做該項鍛鍊,大部分孕婦的症狀會明顯減輕。
3、儘量不要憋尿,有尿意後要立即排尿,並儘量一次排乾淨。尿液集聚在膀胱內會導致尿液上行。出現尿路感染甚至腎炎等併發症。
需要注意的是妊娠後在孕激素作用的影響下,輸尿管腔擴張、蠕動力降低,加上增大的子宮壓迫輸尿管,以致輸尿管、腎盂等呈擴張狀態,尿液排流不暢,膀胱內尿液瀦留,孕婦在尿頻的同時比較容易發生泌尿道上行性感染。此時就會出現尿頻、尿急和尿痛等症狀。表現為:
1、小便次數增加,白天解尿超過7次,晚上解尿超過2次以上,且解尿間隔在2個小時以內。
2、伴有尿急、尿痛、發熱、腰痛等現象,總覺得尿不乾淨。孕婦出現的尿痛有時甚至會被誤以為是子宮收縮而延誤尿路感染的治療,有些孕婦出現發熱等症狀。
3、尿液渾濁,甚至出現血尿。
4、檢查時發現尿內有大量的白細胞、紅細胞、甚至有少量尿蛋白等等。
因此,孕婦要注意預防泌尿道感染的發生,有漏尿症狀的孕婦應勤換護墊,每日換洗內褲,有尿意立即排尿不要憋尿。白天注意多飲開水,使尿量增加;並節制性生活。如尿頻、尿急加重,並有尿道口刺痛或小腹疼痛、則應及時到醫院去診治。以上的問題是在排除孕婦本身在孕前就有泌尿系統疾病的前提下討論的。對於孕前有泌尿系統疾病的孕婦,如:尿路結石、膀胱結核、良惡性腫瘤、炎症以及糖尿病等問題時,建議應該在孕前給以積極治療,待病情平穩後再懷孕,以免妊娠後掩蓋病情導致病情惡化,由於擔心對胎兒的影響不能隨意用藥,難以診治,進而影響母嬰的健康。
應該承認,孕婦確實是發生尿感的高危人群。一旦孕期出現尿路感染或妊娠後發現泌尿系統的疾病,應該積極治療,不應因為擔心用藥影響胎兒而聽之任之。否則,感染嚴重會影響腎功能,進而影響母親和胎兒。一般說,對於大部分妊娠期出現的尿路感染,可以使用對母嬰安全的抗生素,如:頭孢類抗生素,孕中期感染還可以使用磺胺類抗菌素也比較安全。甚至可以考慮使用一些中藥製劑。如果運氣反覆發生尿路感染,應該注意做尿的細菌培養和支原體、衣原體等致病菌的培養,同時注意檢查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