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5-13 11:39

  中耳被細菌感染入侵的途徑主要是經咽鼓管侵入鼓室,包括兩種常見的方式:鼻咽炎症沿咽鼓管黏膜直接蔓延和經管腔直入。中耳發生炎症之後,患者的聽力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同時還會因為炎症的擴散感染而引起很多的併發症,因此需要及時的就醫檢查治療,並且注意科學合理的護理,健康的飲食。

  對於飲食注意事項,家長不僅要清楚給兒童吃甚麼食物,尤其也要知道中耳炎不能吃甚麼,以免影響中耳炎的治療。患有中耳炎,平時飲食注意清淡為主,但是不能吃辛辣的食物,以免刺激咽鼓管,加重病情。

中耳炎的飲食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概述 要是我們都知道的疾病,中耳炎疾病的所屬科室是五官科和耳鼻喉科疾病的,中耳炎疾病是最好發病在兒童的身上的,中耳炎疾病是可以分為化膿性的中耳炎疾病,中耳炎疾病也是可以分為是非化膿性中耳炎疾病兩種類型的,人們最常見的就是分泌性中耳炎疾病的,人們最為常見的中耳炎疾病,還有急性化膿性的中耳炎疾病,還有膽汁瘤型中耳炎疾病和氣壓損傷性中耳炎疾病, 步驟/方法: 1、 化膿性中耳炎疾病就是人們通常所說
發布於 2023-08-28 02:53
0評論
1.弄溼耳朵,應將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再以吹風機向耳內吹三十秒,可消除細菌及黴菌酷嗜的溼熱環境 耳部護理2.在耳朵發癢時滴耳藥水,使其具有抗菌功效,可避免感染 3.洗頭髮、洗澡或游泳時,記得戴耳塞可保持乾燥,避免感染 4.患中耳炎時若想游泳,應將頭露出水面,減少水進入耳內的機會 5.使用止痛劑暫時止痛,但仍應就醫 6.熱敷可緩解耳痛 7.勿清除耳垢,適度的耳垢可防潮並提供良性菌的棲身處
發布於 2024-12-12 13:26
0評論
概述 中耳炎的出現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於中耳內發生細菌感染而引起的,會出現耳部疼痛的、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的出現,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及工作。應及時就診治療,避免病情惡化造成嚴重危害。對於慢性中耳炎患者而言還應及時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從生活細節做起。患了中耳炎在飲食上有很多的禁忌。那麼,慢性中耳炎飲食的五大注意事項是甚麼呢。 步驟/方法: 1、 1、少吃高脂肪類食物。這類食物容易生痰,上火,從
發布於 2023-08-28 06:13
0評論
1、積極治療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 2、藥物治療 單純型以局部用藥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如0.25%氯黴素液、氯黴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治療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 3、局部用藥注意事項 (1)用藥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內膿液,可用3%雙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後用棉花籤拭淨或以吸引器吸盡膿液方可滴藥。 (2)膿量多時用水劑,量少時可用硼
發布於 2024-11-12 12:18
0評論
中耳炎的出現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於中耳內發生細菌感染而引起的,會出現耳部疼痛的、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的出現,中耳炎可以發生於任何的年齡階段,患了中耳炎在飲食上有很多的禁忌。那麼,慢性中耳炎飲食注意啥? 慢性中耳炎飲食注意啥 1、少吃肥膩厚味食物。這類食物易聚溼生痰,助熱化火,可使體內溼熱內盛,症狀加深。 2、多食用富含維生素和高質量蛋白質的食物和補充各種礦物質,如:瓜果類、蛋類食品、蔬菜等! 3、
發布於 2025-01-19 18:30
0評論
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及時將通氣管取出: 1.肉芽組織形成導致通氣管阻塞,雙氧水洗耳、抗生素滴耳液滴耳仍不能消除。 2.通氣管移行到中耳腔。 3.遷延為慢性中耳炎。 置管術後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需要注意,但即使出現會有解決的辦法。術後耳朵進水或感冒引起急性中耳炎,耳朵流水是常見的問題之一,處理方法是儘早使用滴耳液(如0.3%氧氟沙星滴耳液),根據症狀嚴重程度必要時口服抗生素,不僅可以縮短病程,緩解病情
發布於 2023-12-04 15:40
0評論
概述 情況是這樣的,孩子今年才六歲,以前身體方面沒有出現過甚麼問題的,但是最近感覺好像他老是聽不清我說的話,開始的時候沒有在意,但是後來症狀有加重的跡象,出現了發燒,渾身無力不想吃東西的症狀,於是帶他去看醫生,醫生診斷這是中耳炎,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的,對於這個疾病還是不太瞭解的所以想問一下中耳炎有哪些注意事項? 步驟/方法: 1、 中耳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是中耳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
發布於 2023-08-28 08:21
0評論
方1銀菊茶 組成:銀花10克,菊花10克。 用法:開水沖泡代茶飲。 方2白菜薄荷蘆根湯 組成:大白菜根3~4個,蘆根10克,薄荷3克。 用法:上三味水煎15~30分鐘,趁熱分2次服下。 方3豆豆飯 組成:白扁豆50克,郁李仁15克,黑大豆50克,粳米250克。 用法:將扁豆、黑大豆浸泡,郁李仁去皮研碎,與粳米一起煮至五成熟,過濾,上籠蒸熟,稍溫即食。 方4麻雀肉餅 組成:麻雀5只,豬瘦肉200克
發布於 2024-03-15 07:39
0評論
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小兒中耳炎治療反反覆覆久治不愈的病例,究其原因是家長沒有給孩子堅持用藥,往往是一看到症狀好轉,如耳朵不流膿了,或者孩子不叫耳朵痛了,便以為病好了,馬上停藥,很容易造成治療不徹底。耳朵不流膿了並不表明中耳炎治癒了,這只是暫時的幹耳現象。因為穿孔鼓膜的修復和上皮化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鼓膜穿孔,中耳就失去屏障作用,若遇到感冒、耳朵進水或不堅持滴藥,就很容易復發。耳朵不痛了,也不能表
發布於 2023-04-15 04:51
0評論
注意:對於兒童,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治癒的同時恢復咽鼓管的功能。有條件時應行鼓室導抗測量檢查,根據鼓室功能曲線瞭解咽鼓管功能情況。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如果鼓膜已有了穿孔,應避免下水游泳,也不要灌入髒水,減少發病機會。另外需要及時清除鼻腔內的分泌物:小兒鼻腔有分泌物,容易後流進入鼻咽部,引起咽鼓管的感染,導致中耳炎。也不要忘記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戒除不良習慣,不用力擤鼻。
發布於 2024-03-12 17:1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