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溼疹可分為乾燥型溼疹和脂溢型溼疹兩種。乾燥型溼疹多見於瘦弱的嬰兒,好發於嬰兒的頭皮、眉間等部位,其皮損常表現為有少量的灰白色糠皮樣皮屑脫落,無明顯的液體滲出。但患有此型溼疹的嬰兒常常會因陣發性的劇烈瘙癢而哭鬧不止或不能安靜入睡。脂溢型溼疹,常見於比較肥胖的嬰兒,以頭頂、眉際、鼻旁及耳後多見。發病初期可在嬰兒的兩頰見到紅斑、丘疹或丘皰疹,丘疹上常會滲出淡黃色的油脂,並結成油膩性痂皮,但癢感不太明顯。
滲出型溼疹
多發於肥胖嬰兒。初起時兩頰部皮膚髮紅,表面有密集針頭大小紅疙瘩、水皰,部分融合成片,破後糜爛有滲液;嚴重時因搔抓繼發細菌感染,有膿皰、發燒、淋巴結腫大等。如治療不當用刺激性藥物或熱水燙洗等,使皮膚上皮疹泛發全身形成紅皮病。
乾燥型溼疹
多見於瘦弱嬰兒。面、軀幹、四肢有大小不等的淡紅色或暗紅色斑,表面有密集的小疙瘩和脫屑,如病程較長,皮損處皮膚增厚,可有抓痕和血痂。
胎爛型溼疹
為出生1~2日的嬰兒。在前額、頰、眉間皮膚髮紅,表面有黃色油膩性鱗屑,頭頂部有較厚的胎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