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肝炎,你最先想到甚麼?我想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它是傳染病。很長時間大家都處於談“肝”色變的恐慌中,但是,所有的肝炎都具有傳染性嗎?事實的真相到底是甚麼?下面我們來為大家揭秘肝炎的真相。
首先,我們要明確肝炎是否都具有傳染性?答案是否定的,不是所有的肝炎都具有傳染性。要想了解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清楚甚麼是肝炎?
肝炎是肝臟各種炎症的總稱。根據發病原因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病毒性肝炎:最常見也是危害最大的一類肝炎,具有傳染性。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損害為主的全身性疾病。臨床上以食慾減退、噁心、上腹部不適、肝區痛、乏力為主要表現。部分病人可有黃疸發熱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損害。分為甲、乙、丙、丁、戊五種肝炎病毒。
2、酒精性肝病:隨著人們生活的改善,由於長期大量飲酒所致的酒精性肝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已經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病因。此原因引起的肝病是不具有傳染性的。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沉積為主要特徵的臨床病理綜合徵。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等與其發病密切相關。是體檢人群中肝功能異常的常見病因,不具傳染性。
4、藥物性肝病:由於藥物的使用,直接或間接對肝臟造成損傷引發的肝病即藥物性肝病。停用引起或可能引起本病的藥物,是最重要的治療,此類肝病也不具有傳染性。
5、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自身免疫反應介導的慢性進行性肝臟炎症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不具有傳染性。
6、其他因素:如細菌、寄生蟲、化學毒物等也都可以引起肝臟炎症。
上述各類肝炎中,僅有病毒性肝炎具有傳染性。該類肝炎中,乙肝是我國最常見的傳染性疾病。
那乙肝都是通過甚麼途徑傳播的呢?
1、母嬰傳播:乙肝的母嬰傳播有三條途徑:宮內感染、產時感染和產後感染。宮內感染是胎兒在母親體內生長髮育過程中受母體內乙肝病毒的感染;產時感染是指母親在分娩時,新生兒吞嚥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陰道分泌物,或在分娩過程中因子宮收縮促使少量母血滲漏入胎兒血循環引起嬰兒感染;產後感染主要是通過哺乳和生活密切接觸傳播。
2、血液傳播:通過輸血、使用血製品,或使用被病人汙染的醫療器械(如注射器、穿刺針、手術刀、牙鑽、內窺鏡等)造成傳染。日常生活中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唾液、尿液、膽汁、乳汁及其它人體分泌物經破損的皮膚、粘膜進入人體而傳染。另外不良的衛生習慣如共用牙刷、茶杯、剪刀或剃鬚刀等通過微量的血液也可造成傳染。
3、性接觸傳播:在家庭中,夫妻間如有一人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另一方也易感染。此外,性混亂者乙肝陽性率也較高。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些甚麼?
1、乙肝疫苗預防: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由於乙肝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所以需定期檢查,及時接種。
2、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與人共用牙刷,毛巾,茶杯等物品。但是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共用餐具,擁抱,接吻,握手,咳嗽,共同遊戲,旅遊,同室居住,一起上班,或在公共遊泳池玩耍等類似行為並不會傳染乙肝,不需要過於恐慌。
3、孕前如有乙肝感染需要控制病情平穩後再懷孕。如在孕中查出乙肝,需要在6個月時及時行母嬰阻斷治療,控制病毒的進一步複製,孩子在出生後及時接種乙肝疫苗。
不是所有的肝炎都有傳染性,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病毒性肝炎,但只要不接觸肝炎患者的血液和體液也是不會受到感染的。病毒性肝炎可防可控,我們大可不必談“肝”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