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鞠丸又名芎術丸,是治療鬱證的代表方劑,有理氣解鬱之功效。最早出現於《丹溪心法 ?卷三 ?六鬱五十二》中:“越鞠丸,解諸鬱。”方由蒼朮、香附、川芎、神曲、梔子五藥組成 ,主治氣、血、痰、火、溼、食六鬱,臨床可見胸膈痞悶,脘腹堵脹,吞酸嘔吐,飲食不消,胸脘刺痛、噯氣腹脹等症。“越鞠”即發越鞠鬱之氣的意思,組方中香附理氣解鬱止痛,治氣鬱為君藥;川芎為血中氣藥,旁開鬱結,治血鬱;梔子瀉火除煩,治火鬱;神曲消食和胃,治食鬱;蒼朮燥溼健脾,除痰及溼鬱;諸藥合璧,共奏行氣機,解諸鬱之效。越鞠丸影響深遠,後世醫家或取其組方之意而創建新方,或通過加減變化而擴展其應用範圍。諸多疾病之發生、發展都與氣、血、痰、火、溼、食六鬱相關聯,正如明代王履所云:“病之起也,多由乎鬱”(《醫經溯回集 ? 五鬱論》),清代吳澄更是直言;“百病皆生於鬱,故凡病之屬鬱者,十常八九”(《不居集 ? 卷之十八 ? 七情內鬱》)。故越鞠丸從其組方來看,其臨床應用廣泛而複雜。正如上述,越鞠丸通過適當的加減變化,完全有可能用於各種內科病證、婦科病及雜病等。
脾胃為人後天之根本,根據脾升胃降的生理功能特點,前人總結脾胃為中焦氣機樞紐,中焦的功能為承上啟下,運輸水谷精微,故認為中焦脾胃為人身後天之根本。脾胃之為病,或由飲食停滯,氣機鬱滯;或由痰溼內阻,溼熱中阻;或由脾胃虛弱,升降失司;或由瘀血停滯;或由肝鬱氣滯,橫犯脾胃;探討分析脾胃病的病因病機,與氣、血、痰、火、溼、食六鬱的關係密切。
本方從臟腑來說,涉及肝脾兩髒,因肝藏血而主疏洩,喜條達而惡抑鬱,脾主運化,喜燥惡溼,若喜怒無常,憂思無度則肝氣不捨,形成氣鬱,進而導致血鬱、火鬱;飲食不節,寒溫不適,影響脾土則脾失健運而致食鬱,甚者會形成溼鬱、痰鬱。所以氣、血、火三鬱多責之於肝,食、溼、痰三鬱多責之於脾。我們根據脾胃病的致病特點,參考越鞠丸方藥的組方特點,從六鬱入手,治療脾胃病,是一重要的組方思想,故可以認為越鞠丸也是治療脾胃病的重點方劑。
越鞠丸為理氣劑開篇第一方劑,方藥組成由蒼朮、香附、川芎、神曲、梔子五味各等分組成,可為丸劑又可為湯劑。在這裡,筆者探究這五味方藥的藥性特徵發現,除蒼朮、神曲二味入脾胃經,另三味皆入肝經,故可以認為越鞠丸為肝經方藥,其解諸鬱為解肝鬱為主要,發越鞠鬱之氣,也可以理解為發越肝經鬱滯之氣,肝本主疏洩,全身氣機運行通暢有賴於肝經氣血的正常運行,故肝與脾胃共同協調周身氣機的運行,故可以認為調肝即是調脾,治肝即是治脾,也有抑木補土之意。故我們可見今脾胃病之方劑,多含有調肝之藥。
脾胃為元氣之本,滋養先天之精氣,併為精氣升降運動的樞紐。脾與胃互為表裡,胃主受納,脾主運化,但均有賴於肝的疏洩,也可以理解為,肝的疏洩功能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
越鞠丸的五味反咬組成,決定了此方入肝脾二經,體現了肝與脾胃的關係密切,調肝要注意調脾,調脾也要注意調肝。正所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治脾胃之病,注意調肝,肝氣舒,脾胃得以運化。可以得出結論,越鞠丸的組方思想,對治療脾胃病的組方,具有深遠的影響,以內經為理論根本,五行生剋制化及臟腑辨
證理論的體現,應用於臨床,緊扣脾胃病的病機,調和臟腑氣血,補中有行,補中有瀉,奠定了脾胃病重在調理的基礎。
如中醫脾胃病最常見的有胃痛、痞滿,相當於西醫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多因起居失調、飲食不化、七情失和,痰氣壅塞、脾胃虛弱,導致脾失健運,升降失常所致。情志不和,暴怒傷肝,七情鬱結,氣機阻滯不暢,肝木鬱而不伸,故見胸脘不舒,痞塞滿悶,兩脅作脹;肝氣被鬱而不得條達,故心煩易怒。若久不愈,胸脅痞滿而飲食少進,則脾胃受損,導致脾胃虛弱。治宜疏肝解鬱,理氣消滯,兼以健脾,方以越鞠丸加減。此方由川芎、蒼朮、香附、炒山梔、神曲組成,為通治
氣、血、痰、火、溼、食六鬱之劑,實際重點仍在調氣,蓋氣行則血行,痰、火、溼、食諸鬱易於消散;茯苓、半夏、白朮、砂仁、陳皮健脾和胃。諸藥合用,以達疏肝解鬱,理氣消滯,兼以健脾之功效。
中醫學認為,脂肪肝病理基礎與痰、溼、瘀、積有關,常因痰溼礙脾,能食而不化,形成食積,且鬱滯化熱;瘀、積影響氣血循行,導致氣鬱、血瘀,相因成病,膠結難解,形成痰、溼、熱、氣、血、食六鬱之證。《丹溪心法》之越鞠丸為統治六鬱名方。方中蒼朮燥溼運脾,善消痰、溼、食積,又具行氣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其
具有保肝作用,可減輕肝損傷時肝細胞變性壞死的病變程度;神曲能消食祛濁,降脂;川芎行氣活血化瘀;香附柔肝行氣;梔子清熱利溼,涼血解毒。諸藥合用,使肝氣得舒,脾運痰化,氣行瘀散,熱清濁祛,既能緩解腹脹、乏力、肝區不適症狀,減輕肝臟脂肪沉積,同時又可改善肝功能,療效確切。尤其是方中並無刻意的降脂藥物,體現了辨證論治的優勢。
脾胃病致病因素為飲食不節,勞逸過度,情志內傷,六淫外感,素體虛弱幾方面原因。越鞠丸可以舒肝解鬱,健脾化溼理氣,活血導滯,涵蓋了脾胃病的五大病機。方中五味藥雖然原方的用量皆為等分,但是可根據某部重則加重某藥的用量。例如氣鬱重者可重用香附,溼鬱重者可重用蒼朮等。另外還常常根據某部重而再加味,如溼鬱(周身沉重或痛,遇寒即發)加茯苓、白芷,火鬱(頭脹、急躁、尿赤、脈數)加青黛,痰鬱(動則氣喘、脈沉滑、胸悶、膩苔)加南星、半夏、瓜蔞、海石,血鬱(四肢無力、能食、胸脘或有刺痛)加桃仁、紅花,氣鬱(胸膈悶脹)加木香、檳榔,食鬱(噯酸、腹脹、不能食)加麥芽、山楂、砂仁,挾寒(遇寒加重,得熱則舒)可少加吳茱萸。
越鞠丸的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香附有鎮痛抗炎作用;川芎有鎮靜解痙止痛作用;柴胡有鎮痛鎮靜,抗炎作用。越鞠丸應用於臨床,普遍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徵,脂肪肝,膽源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疾病,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