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1-30 22:26

  目的 驗證鈹針治療骨性關節炎疼痛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98例膝關節骨關節炎病人,並分為治療組(鈹針組)58例,對照組(理療組)40例進行臨床對比觀察。結果 A組和B組CR+PR 率分別為87.9%和42.5% P<0.0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鈹針是緩解膝關節骨關節炎疼痛的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膝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因關節軟骨退行性變所引起的關節病變,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社會人口的老齡化,其發病率逐年上升。目前無論中醫及西醫均沒有一種確切地、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來徹底治癒膝骨性關節炎。現有的非手術、手術療法雖然很多,但還沒有一種技術是完全滿意的。相當一部分患者最終因關節軟骨退變、破壞、缺損嚴重,關節畸形、疼痛、功能喪失而不得不採用人工關節置換。由於人工關節置換費用較高,將給個人和國家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而其所產生的後遺症,更成為社會的一大難題,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轉向了微創〔1〕鈹針是一種針對膝關節疾患的治療方法,具有創傷小,療程短,效果好的特點,筆者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採用〕鈹針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觀察98例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和方法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在2011年6月―2012年6月的膝關節骨關節炎疼痛病人中,選擇早、中期膝骨性關節炎患者98例(按Kellgren-Lawrance X線5級分級法,選3級以前者,不伴關節交鎖和失穩),採用隨機對照的方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隨機分為治療組(鈹針組)58例,對照組(理療組)40例

  1.2診斷標準

  採用美國風溼學會(ACR)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2〕:膝關節疼痛,不伴關節交鎖和失穩。X 線分期為:初期骨硬化和骨贅,無關節間隙狹窄。中期:關節間隙狹窄或消失

  1.3納入標準  凡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年齡在45-65歲,簽署知情同意書後均可入選

  1.4排除標準  (1)局部軟組織存在感染傾向者;(2)有出血傾向者;(3)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或臟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4)糖尿病患者有肢體缺血者;(5)有其它神經系統疾病者;(6)意識不清不能配合治療者。

  2治療方法

  2.1鈹針的規格  直徑0.5~0.75 mm,全長5~8 cm,針頭長1 cm,針體長4~7 cm,末端扁平帶刃,刀口為斜口,刀口線為0.5~0.75 mm。針柄是用鋼絲纏繞的普通針柄,長約3~5cm。治療時要使刀口線和手柄的平面標記在同一平面上,以辨別刀口線在體內的方向。

  2.2操作方法   (1)定位:患者俯臥位,首先在患者膝部尋找壓痛點作為進針點。(2)消毒:局部以2%碘酒、75%酒精常規消毒。(3)進針:醫者左手拇指按壓在進針點的旁邊,右手持針柄用腕力將鈹針直接垂直刺入壓痛點,使針尖通過皮膚、皮下組織到達深筋膜,在進針過程中可有突破感,尋找沉緊澀滯的針感,並在針感層進行鬆解疏通,即鬆解卡壓之處的軟組織,待針下無沉緊澀滯感時出針。不捻轉,不留針,疾刺速拔。(4)包紮:出針後用無菌棉球按壓針孔止血,無菌敷料覆蓋針孔幷包扎。

  3、療效觀察:一般治療1~3次,每週治療一次。觀察治療前後患者主要臨床症狀的變化,並在治療後3個月-6個月時追訪。

  3.1、療效標準:採用VAS〔4〕 疼痛緩解療效評定標準 ①完全緩解(CR)指疼痛消失;② 部分緩解(PR)疼痛明顯減輕,不影響睡眠,不需用止痛劑;③ 輕度緩解(MR)疼痛較前減輕,但仍明顯需用止痛劑治療;④無效(NR)疼痛治療後無減輕或加重,總愈顯率=CR+PR,兩組病人止痛總有效率比較用卡方檢驗 ,止痛開始有效天數用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

  討論

  骨性關節炎是指由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關節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生與年齡、肥胖、炎症、創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其病理特點為關節軟骨變性破壞、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滑膜增生、關節囊攣縮、韌帶鬆弛或攣縮、肌肉萎縮無力等。骨性關節炎 以中老年患者多見,女性多於男性。60歲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達 50%,75 歲的人群則達80%.現行的骨性關節炎治療限制在減輕症狀和保留功能的嘗試中。    骨性關節炎的治療目的是減輕或消除疼痛,矯正畸形,改善或恢復關節功能,阻止殘疾的發生,改善生活質量。藥物治療可以消除原病灶刺激,阻斷病理反射的發生和發展,消除炎症滲出增生腫脹,緩解肌肉緊張和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制止疼痛,

  以往採用物理治療、手法治療、藥物治療、封閉治療等治療方法存在起效慢,藥物毒副作用大,容易復發的缺點,再由於皮神經的卡壓往往出現在筋膜結締組織層,簡單的保守治療不能達到有效深度取得良好的療效。無法完全解除粘連、結疤、痙攣。隨著外科學的不斷髮展,通過許多學者對跟痛症在臨床、解剖、病理等各方面地不懈探索,使其在病因病理、解剖基礎、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等方面取得了一致的較完善的學術論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病理機制為各種原因導致膝關節內部產生無菌性炎症、滲出、水腫、痙攣,局部高壓、神經卡壓,日久不愈而病灶持續則出現纖維性變及粘連。張力增高,牽張壓迫神經是膝關節疼痛的一個重要因素。無論是何原因(如水腫,組織增生等)引起張力增高均可直接或間接影響神經導致疼痛。〔2〕膝部的疼痛點多位於應力集中點,本質為神經末稍高張力狀態導致;

  病理組織學上具體表現為三大形式:粘連、結疤、痙攣,〔3〕鈹針源於古九針,具有開痺通絡,減張減壓,消除神經末稍的高張力狀態從而達到祛痺止痛的功效。而隨著國內外對微創技術大力提倡,鈹針以其創傷小,療效顯著而被廣泛應用於臨床。我們根據董福慧教授提出的“張力性疼痛”這一概念,〔4〕〔5〕應用鈹針對足跟張力增高區進行“減張”治療,從而解除對神經的牽張壓迫,疼痛也隨之而解,取得了立竿見影的臨床療效。無論在緩解疼痛症狀和起效時間都與對照組有明顯優勢,而且無不良反應,說明鈹針不僅對治療骨關節炎引起的疼痛有良好治療效果而且使用安全,鈹針治療骨關節炎主要是減輕疼痛,國外文獻滿意度為80%左右〔6〕與我們的結果相仿。但要嚴格控制適應症,對於關節嚴重變形功能喪失的患者,必要時還應實施關節手術。

  此法治療具有操作安全簡便、治療時間短、無須麻醉、無需住院,患者無痛苦、對機體損傷小等優勢,利於臨床推廣。

鈹針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分析相關文章
一、甚麼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有叫肥大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均指一種病、國內統一使用骨關節炎。膝骨關節炎為關節軟骨退變性和磨損,以及骨質增生形成骨贅(骨刺),並由此引起膝關節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礙。正常得膝關節關節軟骨光滑平整,退變後象鋸齒狀。二、甚麼人好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年齡:20歲以後關節開始退化,而以55歲以上的老人最為多發。性別:女性
發布於 2022-12-12 23:52
0評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又稱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或老年性膝關節炎,該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是人類隨著生命衰老及數十年的關節運動後出現的的一種自然現象,也是一種必然結果。隨著年齡的增加,該病的發病率逐漸增高,50歲後發病率則明顯增高。其中,女性患者的發病率約是男性的4~5倍。在膝關節內部,大腿骨與小腿骨的表面都有起著緩衝作用的關節軟骨,隨著該軟骨的磨損,患者行走或上下樓梯時膝關節會出現疼痛感。在人體關
發布於 2023-01-29 02:07
0評論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亦有人稱其為骨性關節炎或骨關節退變性疾病,是最常見的一種關節炎,並且是導致65歲以上老年人殘疾的首要原因。在美國有4000萬骨關節炎患者,70歲以上患者有58%有骨關節炎症狀。由於關節軟骨的破壞、骨贅形成、關節間隙變窄,患者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關節活動度降低,活動後加重,隨行走距離增加疼痛加重。      好發部位:骨關節炎可在全身多個關節發病
發布於 2023-03-25 23:36
0評論
膝關節骨關節炎通俗地說就是膝關節退行性變,目前還沒有治本的辦法。但是可以通過適當的治療減輕症狀、減緩病程的發展。如果是肥胖者,應該減肥,可有效地減少膝關節的負荷。平時應該少做上下樓梯和下蹲動作,同時保持適當的活動,如散步、不負重的膝關節伸屈活動。有條件者,可以做適度的健身車訓練或游泳運動,既可以保持關節的活動度、增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又不會對膝關節產生傷害。關節要保暖,必要時可以帶護膝。關節沒
發布於 2023-02-09 11:27
0評論
在我們關節外科的門診中,出現最多的病人是一些中老年朋友,他們的苦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了膝關節的疼痛,多為雙側,主要表現在上下樓梯和下蹲時,X光顯示:關節退變,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長骨刺了。對於這種表現,我們考慮最多的膝關節的骨關節炎,也就是人衰老的一種表現,就像路上跑來跑去的汽車的發動機磨損了。那我們如何處理呢?經常可以聽到患者這樣的話:“我長骨刺了,能幫我將骨刺去掉嗎?”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關節
發布於 2023-02-19 03:56
0評論
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負重最大的關節,就像汽車上最容易磨損的主軸一樣。因此,在人體所有關節中膝關節最容易發生退變,醫學上將膝關節退變後形成的疾病,稱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群中,60%患有骨性關節炎,65歲以上的人群中90%女性和80%男性患有此病。這些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老年患者不僅飽嘗病痛的折磨,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許多負擔。美國每年將有30-50萬例人工關節置換
發布於 2023-01-15 06:51
0評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負重最大的關節,就像汽車上最容易磨損的主軸一樣。因此,在人體所有關節中膝關節最容易發生退變,醫學上將膝關節退變後形成的疾病,稱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群中,60%患有骨性關節炎,65歲以上的人群中90%女性和80%男性患有此病。這些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老年患者不僅飽嘗病痛的折磨,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許多負擔。美國每年將有30-50
發布於 2023-01-15 04:36
0評論
診斷:1、臨床症狀:膝關節局部的疼痛、腫脹、僵硬。2、局部體徵:膝關節的膨大、腫脹、積液、屈伸活動受限、活動磨擦感、內翻、外翻、伸不直、屈曲受限。3、輔助檢查:X片最為重要,CT與MRI價值很小。治療:總體治療手段包括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三大類。對於早中期的病人,通常不需要手術治療,而是採用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相併重的治療方法,晚期的病人則通常需要膝關節置換手術來進行治療。早中晚期的分
發布於 2023-01-27 09:22
0評論
膝關節是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及臏骨所組成,外包以關節囊,內有交叉韌帶及半月板,是人體中最複雜及關節面最大的負重關節。膝關節骨質增生也稱為增生性退行性關節炎。它並不是關節普通炎症,而是一種軟骨長期退化性病變。      膝關節骨質增生症的主要特點是關節主動活動時有磨擦音和疼痛,上下樓梯,斜坡或從坐位站立時特別明顯,按壓髕骨時,可有壓通和磨擦感,髕骨周邊或關節間隙壓痛,有時膝關節腫脹積液,有浮髕感,
發布於 2022-11-30 19:26
0評論
1、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症狀:早期症狀是關節腫脹、疼痛,到晚期出現關節變形、活動受限。膝關節病變在全身關節疾病中發病率最高,41%骨性關節炎都發生在膝關節。因為在全身的關節裡,膝關節負重最大,活動量大,因此受害的機率也最大。此外,還容易受到外傷和由於勞累、寒冷、刺激等因素影響。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特點是:活動過多時出現疼痛,還可以造成下蹲、上下樓梯困難,最後導致行走困難,最嚴重的就是膝關節變形,常說
發布於 2022-09-24 22:5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