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子不育症的實驗室檢查中,首當其衝的當然是精液檢查了。常規的精液檢查指標包括:精液量、色澤、酸鹼度、凝集、液化、精子計數、精子活力等。
其中精子活力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指標,但過去全憑檢驗師在顯微鏡下根據肉眼觀察的結果進行主觀判斷,它不僅受檢驗師技術水平的影響,而且帶有相當的主觀性。
有的實驗室按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方法,根據精子運動的好壞進行分級記錄,有的只籠統地作一粗略評估,記錄為良、中、弱。因此,精液檢查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70-80年代,國外先後研製出激光光散射測量技術和計算機圖象處理自動分析系統,使精液檢查的水平達到了十分精確和完善的程度。
根據檢測,正常人精子運動速度的分佈峰值為36微米/秒,其平均運動速度為35微米/秒,而不育症患者的精子運動速度分佈峰值為32微米/秒,平均運動速度為31微米/秒,兩組間存在顯著差異。
根據臨床統計,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有20%左右為無精症,30%左右為少精症,40%左右的人精子運動速度低於31微米/秒(其中半數低於28微米/秒)。
由於男性不育症患者有相當一部分人精液檢查貌似正常,實際上精子的運動能力低下,所以我們初步認為,如果一個人的精子平均運動速度低於28微米/秒時應視為弱精症(即精子活力差,或曰精子運動能力差)。
根據動物實驗結果發現,精子運動速度的高低有顯著的種屬差異,速度低的生育率也低。比如牛的精子運動速度可達50-70微米/秒,小鼠和大鼠可達4-55微米/秒,而大熊貓的精子運動速度僅為20微米/秒左右。大熊貓的繁殖能力低是保護這一珍稀動物的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