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患有關節炎的人都有關節腫脹、僵硬和疼痛,這限制了關節活動,使他們難以起床、穿衣、運動甚至行走。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關節活動,並保持其正常功能。
適當的活動有利於病人關節功能的恢復,也有利於維持正常的關節活動,這對於延緩關節功能的衰退和防止關節畸形非常重要。以下是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活動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1.急性期雖可活動,但不宜外出鍛鍊,而應進行日常生活訓練,如起床、坐立、穿脫衣服,或在家中或在病床上活動受累關節,主要做簡單的關節屈伸運動,每天1~2次,每次做5~10次。活動範圍不宜過大,應控制在允許的範圍內。活動後注意觀察自己的體會,如24小時內疼痛、僵硬加重或出現關節腫脹現象,應減少或暫停活動。
2、進入緩解期後,可多做家務勞動運動,如掃地、擦桌子等,進行握拳、甩手、踢腿、屈伸等關節活動,並配合按摩、理療等物理治療,改善症狀。此階段可安排外出活動,如散步等輕體力活動,每次10~30分鐘,注意事項與急性期相同。
3.在慢性期,應儘可能安排定期運動,每週3~5次,每次不超過1小時。以有氧運動為主,散步、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均為適宜項目,以活動後不感到疲勞、不加重症狀為原則。
4.無論在急性期還是緩解期,慢性期的活動都應循序漸進,活動之間應適當休息。如果在活動中或活動後症狀加重或出現肌肉痙攣,應停止活動1~3天,待症狀改善後再考慮活動,並調整活動方案,適當減少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