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功能學分類
分為功能性垂體瘤和無功能性垂體瘤,據瘤細胞分泌的激素將功能性垂體瘤再進一步分為PRL瘤,GH瘤,ACTH瘤,TSH瘤,LH/FSH瘤及混合瘤和未分類腺瘤等。此分類法在臨床中最為常用。
2. 腫瘤大小分類
按腫瘤直徑大小分類,≤1 cm者稱為微腺瘤; 1~4 cm為大腺瘤; > 4 cm為巨大腺瘤。
3. 生物學行為分類
分 為侵襲性垂體腺瘤與非侵襲性垂體腺瘤。侵襲性垂體其定義為“生長突破其包膜並侵犯硬腦膜、視神經、骨質等毗鄰結構的垂體腺瘤”。它是介於良性垂體腺瘤和惡 性垂體癌之間的腫瘤,其組織學形態屬於良性,生物學特徵卻似惡性。侵襲性與非侵襲性垂體腺瘤的臨床表現、預後均明顯不同。侵襲性垂體腺瘤的壞死、卒中、囊 變發生率明顯高於非侵襲性垂體腺瘤。有研究表明:70%的垂體卒中發生於侵襲性垂體腺瘤。侵襲性垂體腺瘤術後複發率高,原因一是很難切乾淨,二是增殖指數 較高,腫瘤殘餘組織很快增長。
4. 世界衛生組織的分類標準
Kovacs 等通過對手術切除的8 000例垂體腺瘤研究後認為,垂體腺瘤的分類方法應包括5個方面,即臨床表現和血中激素水平、神經影像學和手術中發現、腫瘤切片在光鏡下表現、免疫組化分 型及瘤細胞在電鏡下的超微結構特徵。每一條分類標準在確定診斷和分析腫瘤生物學表現方面均有重要價值,並已被推薦為世界衛生組織的垂體腺瘤分類標準。但該 分類複雜,還未能在臨床工作中廣泛推廣。
5. 按細胞質的染色性能分類
依 據蘇木素、伊紅染色((HE染色))光鏡觀察結果,可將垂體腺瘤分為嗜酸性、嗜鹼性、嫌色性和混合性4類。過去認為,嗜酸性腺瘤表現為肢端肥大症或巨人 症,嗜鹼性腺瘤伴有柯興綜合徵,而嫌色性腺瘤則無明顯臨床內分泌症狀。實際上,僅依據垂體腺瘤細胞的嗜色特性進行分類,並不能反映垂體腺瘤的內分泌特徵以 及臨床與病理學之間的關係
6. 按組織結構分類
即按瘤細胞的排列方式及血管多少,分為瀰漫型、竇樣型、乳頭型及混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