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血管瘤又稱肝臟血管瘤和肝內血管瘤,是肝臟的良性腫瘤,通常與先天性發育異常有關,主要分為海綿狀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內皮瘤和毛細血管瘤。其中海綿狀血管瘤是最常見的。從大小、數量和位置來看,可分為小型肝臟血管瘤和巨型肝臟血管瘤;單發肝臟血管瘤和多發肝臟血管瘤;以及左葉肝臟血管瘤和右葉肝臟血管瘤。我們一般所說的肝臟血管瘤是指海綿狀血管瘤。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大多數肝臟血管瘤發現於成年人,在30至60歲之間,女性比男性更常見。它們的大小不一,在大的病例中可以佔據整個腹腔。它們大多小於4釐米,而且往往是多發性的。肝臟的左葉和右葉均可發生,右葉更為常見。
腫瘤可出現在肝臟的任何部位,常在心包膜下,直徑通常小於4釐米,但可小至幾毫米或大至30釐米。有時血管瘤內會出現血栓和瘢痕,偶爾也會出現鈣化。顯微鏡下,血管瘤是一個由血管導管襯墊的空隙網絡,裡面有不同大小的扁平內皮細胞,含有紅細胞,有時還可以看到新鮮的機化血栓。腫瘤與周圍組織有明顯的分界。
臨床表現:<4cm者多無症狀,常在體檢時偶然發現,進行腹部超聲檢查;4cm以上者約40%伴有腹部不適、肝腫大、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肝臟血管瘤常含有機化血栓,可引起反覆血栓形成,導致腫瘤腫脹,引起Glisson′s包膜牽拉和膨脹。腫塊的柔軟度和堅固度不同,有不同程度的可壓縮性,少數為堅固的結節狀。腫塊很少自發破裂。肝功能通常正常。大塊血管瘤的罕見綜合徵是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礙、血小板減少和低纖維蛋白血癥。
以下是我科一例巨大血管瘤的微創治療模式,希望與大家分享。
1.介入栓塞:
栓塞前
>栓塞後
2.射頻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