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間盤逐漸發生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或頸椎正常生理曲線改變後刺激或引起的一組綜合症狀。患者輕則常常感到頭、頸、肩及臂麻木,重則可導致肢體痠軟無力,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及癱瘓等。常見於中老年。
【病因】
1、勞損:長期使頭頸部處於單一姿勢位置,如長時間低頭工作,易發生頸椎病。
2、頭頸部外傷:50%髓型頸椎病與頸部外傷有關。一些病人因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突出、椎管內軟組織病變等使頸椎管處於狹窄臨界狀態中,頸部外傷常誘發症狀的產生。
3、不良姿勢:如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高枕、坐位睡覺等;臥車上睡覺,睡著時肌肉保護作用差,剎車時易出現頸部損傷和椎間盤突出。
4、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為齲齒、牙周炎、中耳炎等。這些部位的炎症刺激頸部軟組織或通過豐富淋巴系統引起頸枕部軟組織病變。
【發病機理】
主要因為頸椎間盤和頸椎及其附屬結構的退行性改變引起。
1、椎間盤髓核脫水變薄,椎間隙變狹,使纖維環及周圍韌帶變鬆弛,頸椎穩定性減弱,更易進一步勞損及退行性變。纖維環變性及椎間隙狹窄使椎間盤易於向後及側方突出。頸4-5、頸5-6椎間活動度最大,應力也最集中,最易受損傷。
2、椎體及其附屬結構 椎間盤變薄引起頸椎不穩時,其周圍韌帶常受異常應力的牽扯,致其附著點損傷引起骨贅增生。椎間隙變狹窄也使後關節與鉤椎關節應力增加,使其受損傷及增生。易發生增生的節段依次為頸5、頸6、頸4及頸7。
3、椎間盤突出、椎體後緣增生,黃韌帶肥厚等可引起椎管狹窄,導致脊髓型頸椎病。鉤椎關節、後關節增生,椎間盤向側後方突出可壓迫或刺激神經根、椎動脈及交感神經,引起相應症狀。
【分型與症狀】
本病的症狀變化多端,因而造成了診斷上的困難。發病年齡一般在40歲以上,年齡較輕者少見。起病緩慢,開始時並不引起注意,可僅為頸部不適,有的表現為經常"落枕",經過一段時間,逐漸表現以下某些症狀。以前三種分型為主。
1、頸型:即局部型,由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引起頸椎局部或反射性地引起枕頸肩部疼痛,頸部活動受限。
2、神經根型 這是發生在頸椎後外方的突出物刺激或壓迫頸脊神經根所致,頸枕部及頸肩部有陣發性或持續性隱痛或劇痛。沿受累頸脊神經的行走方向有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或有觸電樣或針刺樣麻感,當頸部活動或腹壓增加時,症狀加重。同時上肢感到發沉及無力等現象。頸部有不同程度的僵硬或痛性斜頸畸形、肌肉緊張、活動受限
3、脊髓型 這是因突出物壓迫脊髓所致,臨床表現為脊髓受壓,有不同程度的四肢癱瘓表現,主要為肢體麻木、酸脹、燒灼感、發僵、無力等症狀,且多發生於下肢,然後發展至上肢;但也有先發生於一側上肢或下肢。後期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上運動神經元或神經束損害的痙攣性癱瘓,如肢體不靈活,步態笨拙,走路不穩,甚至臥床不起,便秘、排尿困難。
4、椎動脈型 這是突出物壓迫了椎動脈所致,椎動脈供血不足的症狀有發作性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每於頭後伸或轉動頭部到某一方位時出現,而當頭部轉離該方位時症狀消失。於轉動頭部時,病人突然感到肢體無力而摔倒,摔倒時神志多半清醒,病人常可以總結出發作的體位。
5、交感神經型 是頸脊神經根、脊膜、小關節囊上的交感神經纖維受到刺激所致。症狀有頭昏、遊走性頭痛、視物模糊、聽力改變,吞嚥困難、心律失常及出汗障礙等。
6、其他型:指食管壓迫型(主要表現為吞嚥困難)等。
7、混合型:患有上述任何分型兩種以上者的症狀。在臨床上常可見到各型症狀和體徵彼此摻雜的混合型。
【治療】
頸椎病的手術治療是頸椎病治療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最終徹底的治療方法。
我科治療理念:以微創手術為主,其他手段為輔的個性化治療頸椎病。
1、經皮頸椎間盤髓核激光氣化術(PLDD)
通過X線透視定位,確定手術椎間隙,局部麻醉後,在X線透視監護下,將帶針芯的穿刺套管針,避開頸動脈等重要結構,經皮膚直接穿刺進入頸椎間盤前表面。然後固定套管,拔出針芯。向套管內插入激光針,插入椎間隙,給以一定功率脈衝激光,氣化髓核組織,抽吸出氣體。經皮頸椎間盤髓核氣化術,較其他非手術治療方法如牽引、推拿、針灸及內外用藥等,治療效果更為突出。與常規切除手術相比,具有安全性高、創傷小,無出血,痛苦輕,恢復快,費用低的優點。由於不破壞椎骨、後縱韌帶和關節等結構,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頸椎穩定性。
2、後路椎管擴大減壓術
採用單開門、雙開門、椎板復位術等手術可以擴大椎管,達到減壓目的,安全有效。適合長節段的椎管狹窄病例。
3、前路顯微減壓手術
修波教授長年從事神經外科、顯微外科工作,因此不同於一般的脊柱外科醫生,他將先進的神經外科和顯微外科理念與技術引入脊柱脊髓外科,使得頸椎病的手術更有效、更安全。單憑肉眼切除時,就只能靠醫生的經驗和手感,這樣手術危險性較大。一旦出現損傷將是不可逆的。少之一厘則骨贅沒有切除乾淨,多之一分則會碰到神經組織,導致病人高位截癱。在手術顯微鏡放大照明下,增加醫生的辨別能力。手術在6―8mm的椎間隙,深度在2.3―2.5cm之間進行手術,徹底切除骨贅。同時,還不受深度的限制,可清晰地辨明硬膜囊神經根、血管叢等重要結構,因此保證了手術操作的準確,損傷最小,達到最好手術效果。此外,在顯微鏡下的移動通常是以毫米進行的,因此,手術精確度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