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營養
胃下垂的孩子形體消瘦,營養不足,所以應該選用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質、脂肪的含量應豐富一些。由於小兒食量少,應該用少食多餐的辦法,逐漸適應胃的承受能力。進餐後應該有一段時間平臥,切不可暴飲暴食。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調養,身體會逐漸強壯起來,胃下垂的症狀也就會大大減輕了。
(2)全身性康復鍛鍊
患兒午飯後取頭低位、墊高骨盆的姿勢仰臥床上20~30分鐘。仰臥後雙腿伸直,然後抬高、放下,反覆進行數次,稍事休息,再重複做數次。也可在仰臥時,雙腿做仿蹬自行車的動作。晚飯後散散步,回家後再仰臥床上,自行按摩腹部,從臍下輕柔地向上按壓,然後在胃脘部做環行按摩。每天堅持可使胃逐漸上移。
(3)仰臥起坐鍛鍊
患兒仰臥在硬板床上,頭部端正,雙腿伸直,足尖向上,雙手放在大腿兩側,全身肌肉放鬆,做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反覆做數次。一呼一吸應保持每分鐘16~18次。吸氣時思想集中在下腹部的丹田穴(臍下1.5寸處) ,呼氣時思想也要集中,四肢肌肉隨呼氣而放鬆。15分鐘後做仰臥起坐,即身體平臥,雙手放於頭後,收縮腹部肌肉,上身由平臥位漸上抬,雙肘向膝部靠攏,隨後復位。仰臥起坐次數由少而多,逐漸增加,3個月為1療程。
康復鍛鍊期間,嚴禁做跑跳動作,不要長時間站立或久坐。
中氣下陷型胃下垂有何臨床表現,如何施治?
臨床表現:形體消瘦,食慾不振,食後飽脹,呃逆,上腹部疼痛,身體乏力,舌體胖大苔白,脈沉無力。治以舉氣昇陽。方選補中益氣湯,藥用炙黃芪、白朮、陳皮、升麻、當歸、柴胡、黨參、焦三仙等。水煎,日1劑,分3次服。
脾胃陰虛型胃下垂有何臨床表現,如何施治?
臨床表現:形體乾瘦,口渴喜飲,飲後胃脘不適,不思飲食,食後倒飽,手足心熱,苔白少津,舌質紅,脈細無力。治以滋陰養胃,健脾益氣。藥用經驗方:山藥、黨參、黃精、玉竹、石斛、荷葉、柴胡、扁豆、佛手、焦三仙等。水煎,日1劑,分3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