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康復療法
保持口腔清潔,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正確使用牙線和牙籤,清除牙間食物。
中醫分型與中藥治法
中醫認為齒為腎所主,腎虛精虧血少,齒失濡養,引起骨質痿軟,兼以陰虛火旺,虛火上炎於齦肉,久則牙齒動搖、根露;或由於素體虛弱,或久病耗傷正氣,氣血不足,牙齦失於滋養而病邪乘虛而入,以致齦肉萎縮,血不循經,齒齦出血,故成此病。
1.胃火熾盛
牙齦作痛、出血、口氣熱臭,渴喜冷飲,大便於結。牙齦紅腫疼痛,溢出膿血。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熱利溼,瀉火解毒。
[方藥]清胃散加味:黃連7克,生地6克,丹皮12克,當歸12克,升麻7克,生石膏35克。大便乾結者加生大黃12克。
2.腎陰虧虛
牙齦萎縮、牙根鬆動,牙齦粘膜微紅腫。或有頭暈,耳鳴,腰膝痠軟。舌紅少津,苔薄,脈細數.
[治法]滋補腎陰.
[方藥]六味地黃丸加味:熟地16克,山茱萸12克,淮山藥16克,丹皮16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首烏16克,枸杞16克,肉桂4克。
3.氣血虧虛
牙齦萎縮,顏色淡白,牙根宣露,牙齒鬆動,咀嚼無力,牙齦時有滲血。面白或萎黃,倦怠無力.舌淡,苔白,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