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火鍋盛行時,人們圍爐小坐、開懷暢飲的同時,往往會將由吃火鍋而引起的疾病拋至腦後,如寄生蟲病、口腔粘膜損害等。今年以來,隨著人們對生涮這種吃法的熱衷程度與日俱增,把前幾年還不怎麼好發的痛風病“吃”成了近幾年來的常見病。
痛風病隨著火鍋盛行而“倚瘋作邪”,入冬以來,上海某醫院曾在一日內即收治了好幾例因吃火鍋而引發的急性痛風性關節發作病例。面對趨之若鶩的美食愛好者,醫生提醒:還是古訓說得好,“病從口入”,火鍋的確好吃,但在吃這種傳統美食時一定要以健康為原則。
“嘌呤”導致“痛風”
除了體質、疲勞等因素外,海鮮、動物內臟、蘑菇和酒都是引起痛風病的“罪魁禍首”。因為帶來鮮美味道的“嘌呤”人體不能過多承受,而它就是導致痛風病的“禍首”。
有關專家說,如果過多的“嘌呤”不能排出體外,尿酸就會在血液中沉積,痛風病就是因此引起的。初起時經常是莫名其妙的腳趾“扭”傷,反覆出現紅腫疼痛,如果得不到控制,尿酸就會進一步引起關節變形,直至腎臟損害、功能衰竭。
痛風屬於“富貴病”,患者中85%都肥胖。目前,痛風病患者多為收入高、運動少、應酬多的白領上班族,發病年齡從以前的50歲以後提前到目前的30歲左右,經常是在一次豪華的海鮮宴後,第二天清晨突然發病。我國的痛風病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由罕見病變為常見病的。
目前能確定的是,海鮮、肉類、動物內臟、蘑菇、酒、濃茶和咖啡含“嘌呤”較多,需要節制。不少人誤以為“不吃肉只喝湯”情況會好一些,但因為“嘌呤”能夠充分脫落到久燉的湯中,所以痛風病往往在各種鍋、煲類菜餚熱賣的季節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