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3 17:11

  近一段時間以來,仍然不斷有家長因為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而來就診。有一些家長,還曾經多次就診過。雖經醫生多方解釋,這些家長們仍然堅信孩子之所以沉迷於網絡遊戲,是因為他們缺乏責任感,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不懂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當他們阻攔孩子玩遊戲時,看到孩子出現各種抵抗行為,或者大喊大叫,或者負氣離家出走,或者辱罵頂撞父母,甚至拿刀比劃,父母們常常覺得傷透腦筋也傷透了心,認為這樣的孩子著了魔,失去了人性,實在是無法救藥。他們來找心理醫生,常常是抱著找一顆救命稻草的心態:死馬權當活馬醫吧。
  對這樣的家長,我常常會問他們希望我怎麼幫助他們,達到甚麼樣的目標,用多長的時間。等這些都問完了,我會再問一個比較深入的問題:你們認為孩子為甚麼會這樣?
  大部分的家長,在說完孩子沉迷網絡之前的一些光輝業績之後,常常把原因歸結在這幾個方面:孩子缺乏責任感,自己因各種因素不能再象以往一樣嚴格管理,或者說,都是“遊戲惹的禍”。
  在說出我的看法之前,我常常會問這些家長們這樣兩個問題:你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嗎?是甚麼讓你覺得自己的生活有滋味?
  毫不例外地,如果家長們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常常集中在這樣四個方面:家庭的和諧帶來的溫暖感、工作或者事業的進步帶來的成就感、人際交往順暢帶來的歸屬感和尊重感,沉醉於興趣和愛好帶來的滿足感。
  當家長們說完這些,我常常會反問他們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說,你們是因為有了這些而感覺到生活有滋味,那麼,你們的孩子,在這四個方面,他們有嗎?如果沒有,你們怎麼能夠奢望這樣一個飢餓的孩子能夠抵擋住遊戲的誘惑呢?因為遊戲就象方便麵,立等可取、情節設置豐富多樣(就象添加劑),看起來又熱氣騰騰!
  為甚麼要把網絡遊戲比喻成方便麵來說呢?這要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說起。
  早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人本主義大師馬斯洛就把人的需要分為五種:生理需要,安全感,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五種需要,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每一層次的需要對人的健康發展都不可或缺,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就象人要吃飯一樣自然。
  我們知道,飲食的需要,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渴而飲,飢而食,天經地義,沒有誰會反對。即使飢不擇食,即使饑荒年代易子而食,我們人類的文明,也對此懷有包容之心。但是,對於人的安全感、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這些情感需要,在我們這樣一個剛剛解決溫飽問題卻陷入了食品安全困境的國度,還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同和尊重。因此,有許多家長常常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孩子們衣食無憂,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比自己的小時候,常常是幸福得沒邊了,為甚麼卻培養不出感恩的心和奮進的責任感,反而會沉迷於網絡遊戲呢?
  我以為,父母看不到孩子的情感需要,這也正是一些家庭中的孩子沉迷於網絡的最主要的原因。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營養豐富的正餐(家庭在情感上的呵護和肯定、人際交往的順暢、學習成績的進步),他們往往就會偏食,沉迷於網絡遊戲這樣類似方便麵的不健康食品。是找不到正常的情感滿足(缺乏正餐)在前,沉迷網絡遊戲(偏食)在後;而不是家長們常常認為的網絡遊戲(偏食)在前,學習成績下降(缺乏正餐)在後。
  換句更簡潔的表達:人總是要吃飯的,不吃這種飯,就吃那種飯;人總是需要情感滿足的,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就會到虛擬世界中找。
  如果家長們真心認同了這種解釋,他就會明白:要想減少孩子在虛擬世界的沉迷,一定要增加他在現實世界中的滿足。否則,所有看起來暫時有效的方法,不論物質獎勵也好,乞求也好,打罵也好,甚至是把孩子鎖在家中,都不過是揚湯止沸而已。
  其實,我還想對這些父母們說:某種程度上,我們應該感謝網絡遊戲,因為它畢竟提供了一些滿足,讓我們的孩子能夠苟延殘喘到如今;還有,網絡遊戲如此吸引孩子,它對人性的瞭解和孩子們心理的琢磨把握,實在是我們這些為人父母者(也是總想誨人不倦者)應該學習的榜樣,更值得我們對當前的教育體制反思。還有,說網絡遊戲誤了孩子,就如說“紅顏禍水”一樣,實在是冤屈了人家網絡遊戲。
  我的兒子,曾經就這樣懇切地和我說:爸爸,我真不想上網玩遊戲。可是,現在的環境,有哪個朋友,能象網絡一樣隨時都在等我?
  我想,這是我們這個社會進步到現在的悲哀。
  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覺醒。

孩子們厭學的原因之一談網絡成癮和偏科問題相關文章
對青少年而言,網絡的出現一方面為其提供了更多元的瞭解世界的窗口,但也催生了青少年網絡成癮厭學等問題。不過,給孩子貼上“網絡成癮”這樣一個具有疾病色彩的標籤:“青少年處在身心飛速發展的階段,讓他背上一個疾病診斷的心理包袱,很容易產生反感及逆反心理。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只不過這部分青少年是以上網過度為基本特點而已。”合理上網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是有利的。比如同學們之間的交
發布於 2022-12-24 17:45
0評論
網癮往往先從不良情緒開始,如抑鬱情緒,表現為(體力、精力、動力不足。孤獨、害羞怕見人,易衝動、仇視家長與老師等。)   網絡成癮是個表象,網絡成癮背後的問題是心理專家和醫學專家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如學習困難、注意力障礙(ADHD)、神經症、人格偏離、情感(情緒)障礙、學習壓力、交往困難、孤獨、內向、幼稚、厭倦、沒有目標、自卑、偏執、無責任感、無價值感、無歸屬感、與父母對抗、不會感恩、零度情感、不信
發布於 2022-12-03 18:21
0評論
當前預防和戒除網癮的不少措施,以遠離網絡作為目標,治標不治本,且有讓青少年脫離時代大潮的危險。筆者認為,只有深入剖析網絡成癮的心理機制,並據此進行恰當的心理干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網癮問題。對於網癮問題,可以用“價值補償”假說予以解釋,網絡成癮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價值缺失”和“價值補償”貫穿始終。一、好奇階段離開課堂去網吧,是青少年上網成癮的第一階段,或曰好奇階段。這時,上網不過是
發布於 2022-12-24 04:25
0評論
網絡成癮是個表象,網絡成癮背後的問題是心理專家和醫學專家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如學習困難、注意力障礙(ADHD)、神經症、人格偏離、情感(情緒)障礙、學習壓力、交往困難、孤獨、內向、幼稚、厭倦、沒有目標、自卑、偏執、無責任感、無價值感、無歸屬感、與父母對抗、不會感恩、零度情感、不信任他人、師生關係緊張、單一價值評價體系(以學習成績論英雄)、父愛缺失、父母角色混亂、嚴母慈父,網絡成癮伴發的焦慮、社交恐
發布於 2022-12-03 19:16
0評論
近一段時間,陸續有一些學習成績本來優秀的孩子,因為面臨高考、中考、或者是期末考試的壓力,出現了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到我這裡尋找幫助,看我能否幫助他們重新找到學習的動力。比較有趣的是,這些孩子中,還有一些人,是我以前曾經接待過的,但當時並不認同我的分析。當他們半年或者一年後又再次找到我時,卻會爽快地承認我當時說的確實有道理。當我問他們哪裡有道理時,他們一般都會說,是我的“厭學的孩子往往都是要強的孩
發布於 2022-12-03 17:16
0評論
Internet給人類的信息交流手段帶來了劃時代的偉大變革,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一類新病種-病理性網絡成癮。當網絡成癮被上升到病理心理學範疇時,說明已經危害了人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網絡成癮主要表現在以下5個方面:1、網絡遊戲成癮:電子虛擬遊戲成癮使人在現實中頹廢,在虛擬遊戲中才能情緒高漲起來,特別危害青少年的學習和工作,嚴重者會導致自閉、殘忍和暴力傾向。煤炭總醫院病理科楊連君2、網絡色情成癮:成癮性
發布於 2022-09-25 06:01
0評論
兒童青少年正是學知識長本領的關鍵時期,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許多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不順利,出現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下、不主動完成作業、迷戀網絡、一到上學時間或進了學校就出現頭痛等軀體不適、上課睡覺、甚至到後來乾脆輟學等一系列厭學情緒和行為。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和老師非常著急,三番五次找孩子談話也無濟於事,有的家長要麼暴力強制孩子上學、要麼帶孩子往返於各大醫院、最後筋疲力盡不得不放棄,結果孩子在家裡
發布於 2022-10-05 14:35
0評論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父母的期望值過高,為了孩子,家長可以放棄自己的事業,雙休日可以不休息,為孩子輔導,陪孩子練琴、學畫,孩子的心理、身體上的壓力大大增加。 (2)父母陪讀,造成孩子缺乏學習的自覺性,難以領悟學習的過程,難以獨立地解決遇到的新問題,他們體驗不到獨立解決問題後的成功的快樂。 (3)家長對孩子學習知識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將學習知識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常對孩
發布於 2023-06-20 12:11
0評論
網癮是個表象,網癮背後的問題是心理專家和醫學專家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如學習困難、注意力障礙(ADHD)、神經症、人格偏離、情感(情緒)障礙、學習壓力、交往困難、孤獨、內向、幼稚、厭倦、沒有目標、自卑、偏執、無責任感、無價值感、無歸屬感、與父母對抗、不會感恩、零度情感、不信任他人、師生關係緊張、單一價值評價體系(以學習成績論英雄)、父愛缺失、父母角色混亂、嚴母慈父,網絡成癮伴發的焦慮、社交恐懼、強迫
發布於 2022-12-03 19:11
0評論
青春期學習困難、情緒困擾所致的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所致的學習困難、學校環境不適應所致的學習困難、學習動機不足所致的學習困難、學習方法不得當所致的學習困難和網絡成癮所致的學習困難、家庭成長環境不良所致的學習困難、心理疾病所致的學習困難有專門的研究和特殊科學治療的方法。學習困難(成績)受下列因素影響      注意力是人的認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記憶、思維、想像的基礎,注意力出現問題會明顯
發布於 2022-12-03 19:5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