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萬物本就有規律可循,從出生到消逝,循環往復。人的身體也必然經歷衰退的過程,從出生時的健康寶寶,到後來隨著時間變換,基於自身習慣或者客觀環境影響,人的身體會慢慢發生變化,當然包括不可避免的“疾病”侵襲。直腸息肉就是多源於不良生活習慣,那麼罹患直腸息肉該如何處理呢?有人說直腸息肉可能會癌變,因此必須必須要手術切除,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
直腸息肉一般屬於一種良性病變
息肉源於黏膜的細胞生長聚集形成,是指腸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屬於一種腸粘膜病變。息肉就像一個零散的個體一樣,可單獨出現,也可數百上千聚集。一般情況下,腸息肉是一種良性病變,但是腫瘤性直腸息肉,即腸道腺瘤則具有一定的癌變幾率,其患病人群較多,佔直腸息肉人群的70%-80% 左右。
直腸息肉是否需要切除?
直腸息肉分為多種類型,如上所說的腫瘤性腸道腺瘤,有數據表明,此類腸息肉癌變幾率在5%左右。因此,這種癌前病變類型的息肉,最好能夠進行手術直接切除,否則就相當於一個不知道甚麼時候會爆發的休眠火山,據悉,直徑大於2釐米的腸道腺瘤癌變幾率達50%,由此可見危險性極高。
對於其他相對良性的直腸息肉而言,如炎症性、增生性腸道息肉,一般情況下並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傷害,但是息肉不加控制可能會隨著身體成長,壓迫腸道,引發便血、便秘或腹瀉等症狀,嚴重者可造成腸梗阻。
因而,總的來說,對於腸息肉而言,首次發現最好在身體條件適合的情況下進行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