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變過程早期結膜有浸潤,如乳頭、濾泡增生,同時發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於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以致眼瞼內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損害,可嚴重影響視力甚至造成失明。潛伏期5~14天,雙眼患病,多發生於兒童或少年期。
步驟/方法:
1、 臨床表現多為急性發病,病人有異物感,畏光,流淚,較多黏液或黏液膿性分泌物。數週後急性症狀消退,進入慢性期,此時可無任何不適或僅覺眼易疲勞,如於此時治癒或自愈,可不留瘢痕。
2、 在慢性病程中,於流行地區常有重複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動性血管翳時,刺激症狀變為顯著,視力減退。晚期常因後遺症,如瞼內翻、倒睫、角膜潰瘍及眼球乾燥等,症狀更為明顯,並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3、 重症沙眼常發生後遺症與併發症,危害視力,常見的有瞼內翻及倒睫、沙眼性角膜潰瘍、上瞼下垂、沙眼性眼乾燥症、淚道阻塞及慢性淚囊炎、瞼球粘連和角膜渾濁所以對待沙眼不要忽視,要及時就診。
注意事項:
沙眼衣原體常附在病人眼的分泌物中,任何與此分泌物接觸的情況均可造成沙眼傳播感染的機會。因此,應加強宣傳教育,培養良好衛生習慣。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曬乾;對沙眼病人應積極治療,並注意水源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