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孕婦患痔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妊娠後期,由於胎兒增大,腹內壓增高,使肛門靜脈迴流受阻,因而使直腸上、下靜脈瘀血,從而形成內痔或外痔。據統計,孕婦痔瘡的發病率可高達 76%左右。
內痔或混合痔最常見的症狀是便時出血。妊娠婦女本身易發生貧血症狀,加之痔瘡造成的貧血,將使貧血症狀更加嚴重,這不但影響孕婦自身的健康,也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易造成發育遲緩,低體重,甚至引起早產或死亡。內痔或混合痔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脫出肛門外,由於痔塊不斷變大和脫出,以至孕婦在行走、咳嗽等腹壓稍增時,痔塊即能脫出,無法參加活動,使妊娠後期的婦女增大了精神和體力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