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5 12:01

甚麼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特別是40歲以後,他們有可能患上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這是一種退行性骨關節病,與類風溼性關節炎不同,它的特點是由於膝關節內的滑膜和關節面長期受力而導致功能障礙和疼痛。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症狀有哪些?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多見於40歲以後體重超標的人。它在女性中比在男性中更普遍。膝關節疼痛或疼痛加劇通常發生在長時間的行走、攀登、跳舞和其他活動之後,可以是單膝或雙膝。起初,疼痛只是陣發性和間歇性的,然後慢慢變成持續性的,在勞累或寒冷後加重,上下樓梯時明顯,晚上睡覺時更明顯,嚴重時影響睡眠。膝關節的活動受到限制,許多病人不得不跛著腳走路。極少數病人可能出現膝關節交鎖(行走或下蹲時有東西卡在膝關節內,伴有疼痛,稍加活動或扭動即可解鎖)或膝關節內積液。當關節被移動時,可以聽到 "啪 "和 "磨 "的聲音,有些病人的關節腫脹,甚至關節變形。
如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病,有許多方法可以治療這種疾病。對於中度至輕度的病人,建議採用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的方法很多,包括針灸治療、穴位外敷、離子導入、補藥口服和外洗、關節內注射等。
其中,針灸治療是以針灸治療為核心,配合艾灸、拔火罐、推拿、微電流電針、紅外線理療等方法的綜合治療。針灸是一種流行的、國際公認的治療關節炎的方法。它是安全的,沒有毒副作用,對身體的創傷最小,疼痛輕微或沒有疼痛,而且有立即緩解疼痛的作用。它可以解決膝關節疼痛,消除關節水腫,幫助關節癒合,提高關節壽命。
如何預防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和自我保健?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個緩慢積累的慢性勞損過程。年齡的增長、長期的不良姿勢、負重和勞累以及超重都會導致膝關節的軟組織損傷。我們需要養成正確的行走姿勢,減少負重,積極減肥,減少劇烈活動,如爬山、跳舞和快速跑步。第二,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增加,骨骼承受壓力的能力下降。我們需要適當補充鈣質,鍛鍊大腿肌肉,以增加膝關節的耐受力。再次,那些有膝關節外傷的人應該注意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展。外傷如骨折、軟骨和韌帶損傷,由於關節受力不平衡,會加速關節退化。那些有多個家庭成員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需要更多地保護他們的膝關節,因為研究發現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與遺傳也有關係。輕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或偶爾關節疼痛的患者可以自行熱敷和艾灸,注意減少運動,使膝關節得到充分休息。還可以根據膝關節周圍的穴位進行按壓和按摩。

如何識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