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環素是由金黴素催化脫滷生物合成的抗生素,毒性低,早在1948年即開始用於臨床。1950年,國外有報道四環素族藥物引起牙著色;其後又後續報道四環素沉積於牙、骨骼以至指甲等,而且還能引起釉質發育不全。在這方面,國內直至70年代中期方引起注意。
牙齒髮育時,牙釉質和牙本質在一層基底膜的兩側同時開始形成,若此時服用了四環素類藥物,藥物進入體內後就在牙本質和牙釉質中形成黃色層,且牙本質中的沉積要比在釉質中高4倍。又由於黃色層呈波浪形,似帽狀,大致與牙的外形一致.所以整個牙齒均有顏色的改變。最初牙齒呈黃色,在陽光照射下呈現明亮的黃色熒光,以後逐漸由黃色變成棕褐色或深灰色,這種顏色轉變是緩慢進行的,陽光對它有促進作用。此外,四環素類藥物不僅可以影響嬰幼兒時期發育的恆牙牙色,而且孕婦若服用此類藥物,還可以通過胎盤影響胎兒期發育的乳牙牙色 。
隨著醫學研究的發展和醫學知識的普及,四環素牙的新發病例將會從人們的視野中逐漸消失,相信每個人都會展露出最明媚的笑容。
1、可見光復合樹脂修復法
可參照氟牙症的處理,但只能磨去唇側釉質0.1mm或不磨牙,因為四環素著色主要在牙本質,若磨去過多釉質層,或甚至牙本質外露,不僅加重底色,且嚴重影響粘接牢固性。對於四環素著色嚴重的牙,由於遮色效果差,用該法也難以令人滿意。
2、脫色法
可試用於不伴有釉質缺陷者。可分外脫色法和內脫色法兩種。
(1)外脫色法:清潔牙面,用凡士林塗齦緣;將浸過30%過氧化氫液的吸藥紙片貼敷於前牙唇面,與齦緣應留有少許距離;紅外線或白熾燈照射10分鐘;一療程共5~8次。實驗證明:外脫色法不能使牙本質上已著色的熒光帶減弱,但肉眼觀察牙色卻有所改善,一般在0.5~1年後牙色又可復原。由於高濃度過氧化氫液,可使釉質酸蝕脫礦,呈白堊色,降低了釉質原有的透明度,使已著色的牙本質反映度降低;隨著時間的推移,釉質再礦化;透明度增加,色澤又復原,此即所謂色澤反跳的重要原因。
(2)內脫色法:即為脫色目的而行牙髓摘除術,按常規行牙髓摘除術後,將根管充填物降低至頸下2~3mm,脫色時在髓室中封入30%過氧化氫液或30%過氧化氧液與硼酸鈉調成的糊劑。每3天換藥1次,共約4~6次;當色澤滿意時,用複合樹脂充填窩洞。此法能有效地去除或改變原來結合在牙本質中的四環素含量,熒光水平明顯降低,臨床效果非常滿意。對因職業關係,迫切要求美觀而又不伴有釉質缺陷者,可試用此法。它的缺點是使活髓牙成為無髓牙。近期療效雖可靠,其遠期療效尚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