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多見於15~30歲的青年男女,有皮脂過多現象,毛孔多較粗大。損害主要發生於面部,尤其是前額、雙頰部、頦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初起為粉刺,可分黑頭與白頭兩種。黑頭亦稱開放性粉刺,為明顯擴大毛孔中的小黑點,略高於反面或與皮面平行,它代表阻塞於毛囊管內的脂栓末端,若用手擠之,可擠出1毫米左右的乳白色微彎的脂栓,頂端為黑色。白頭亦稱封閉性粉刺,為灰白色小丘疹,約針尖至針頭大,臨床上不易看到毛囊開口部,不易擠出脂栓。
痤瘡常對稱分佈,可少而稀疏或較多而密集。粉刺在發展過程中可演變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膿腫、囊腫,瘢痕等,往往數種同時存在,以其中一、二種較為顯著。炎性丘疹一般呈淡紅至暗紅色,頂略尖而微硬,有的中心有黑頭。膿皰多位於丘疹頂端,因炎症較重或化膿感染而形成。結節呈紫紅或暗紅色,可高出皮面呈半球形或圓錐形,亦可較深在而僅能捫及,以後可逐漸吸收或化膿潰破,最後產生疤痕。囊腫是由於皮脂毛囊口被堵塞,囊內組織液化壞死而形成,其色暗紅或正常,較大者壓之有波動感,並可排出膠凍狀或血性分泌物,而表面炎症反應往往不重或有1~2個擴大的毛囊孔或黑頭。
病程慢性,時輕時重,常持續到中年時期,病情才逐漸緩解而痊癒,留下或多或少的凹坑狀萎縮性疤痕或瘢痕疙瘩性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