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慾抑制劑
主要為苯丙胺類藥物。醫學研究表明,人的食慾是下丘腦腹內側部的飽食中樞與腹外側的攝食中樞共同調節的。苯丙胺類藥物的作用:通過興奮飽食中樞,產生厭食反應,服藥後食慾下降,容易接受飲食控制。同時,由於其興奮作用,使睡眠減少,消耗增加,導致體重減輕。此類藥物品種較多,但均因中樞興奮作用所帶來的失眠、不安、心悸、血壓升高與成癮性等副作用而較少應用。
2、胃腸道脂肪酶抑制劑
通過與胃和小腸腔內胃脂肪酶和胰脂肪酶的活性絲氨酸部位形成共價鍵使酶失活,失活的酶不能將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水解為可吸收的遊離脂肪酸和單酰基甘油。未消化的甘油三酯不能被身體吸收,從而減少熱量攝入,控制體重,但是容易導致維生素及營養素的缺乏,造成營養不良。尤其當超量使用時, 是會血管壁增厚,造成高血壓、糖尿病、狹心症等問題。
3、激素類藥物
主要以甲狀腺素為代表,它能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加脂肪的分解、消耗,從而減輕體重。但此類藥物使用時若超過正常生理劑量,常可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不利影響。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慎重使用。甲狀腺機能亢進(俗稱“甲亢”),我們便會多食消瘦、心悸、胸悶、氣促、多言多動、易於激動、煩躁多慮。而相反,如果甲狀腺功能減退(俗稱“甲減”),人則會行動遲緩、心跳慢、汗水出不來、水腫等問題。
4、雙胍類降血糖藥
藥理作用為增加肌肉組織的無氧糖酵解,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並減少其在腸道的吸收從而降低血糖。此類藥物在治療糖尿病時,常引起病人厭食而致體重減輕。利用這一副反應,可用於減肥治療。而二甲雙胍並不減少體內脂肪組織的堆積,它僅僅增加肌肉內葡萄糖無氧代謝,減少葡萄糖對肌肉組織的能量供應。所以,服用二甲雙胍後雖然體重有所下降,但服用者會感到肌肉乏力、疲乏等現象。在使用二甲雙胍減肥的患者中,主要表現為腹瀉、噁心、嘔吐、腹脹、口腔異味等,還易造成乳酸積累,可發生乳酸中毒,出現噁心、嘔吐、胸悶和呼吸急促等症狀。另外,長期大劑量服用二甲雙胍,會影響水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如B族維生素B2、B12,維生素C和葉酸等,可造成貧血、毛細血管和周圍神經損害。對微量元素鈣、磷的吸收,也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