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醫療外的角度介紹個不可或缺的條件,也就是經濟條件。種植牙從名稱上就能看出它的手術前提,同樣也造就了它的成本,首先介紹這個,也是為了節省大家查閱的時間成本。
一般來說,種植牙的成本分為三方面的,一個是種植體的成本,一般歐洲的種植體的價格高於韓國的,國產的較少使用;一個就是手術成本,這個有地區差異;最後一個方面就是種植後修復,修復體不同,價格也不盡相同。
常規來說,歐洲好的種植體在一般的門診種植一顆並修復後的費用要一萬多,而韓國的種植體下來則需要六七千左右。
如果費用可以接受,你就要考慮自己牙槽骨的高度了。像種樹一樣,種植牙也需要足夠厚度的牙槽骨作基礎,而牙槽骨高度需要拍攝口腔全景片或者CT來測量,牙床的情況決定是否可以種植,已經愈後的情況。
具體的測量都是由專業醫師進行的,患者自己大可不必操心,一般是到下頜管、頦孔、上頜竇等的距離。
還有就是牙槽骨的密度,一般來說,牙齒拔出後三到六個月牙槽骨才能完全恢復,也就是說拔牙後至少三個月才能進行種植修復,而且種植前都需要查看牙槽骨癒合情況,一般也是拍全景片查看。
年齡也是種植牙需要的一個考慮項目。首先,未成年不考慮種植牙,一般18歲成年後骨質發育達到一定程度,不容易發生大的變動;其次,年齡太大的老年人愈後情況一般不會太好,雖然是小手術,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消的,要考慮全身因素。
有一些疾病的人是不能進行種植的,比如骨質疏鬆症不利於種植體的固位、傳染病以及凝血異常不利於手術的進行、癌症患者身體有太多不確定性、接受頭頸部放射治療後體質較差等。另外患有牙周病的患者種植後也往往效果不理想。
理論上講,大部分牙列缺損或者缺失都是可以進行種植的,後牙往往會比前牙容易種植,且固位好些。牙列缺失患者也可以考慮,種植部分牙齒後進行活動義齒修復,這樣可以經濟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