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又稱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徵,是一種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嬰幼兒的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患兒發病時伴全身性血管炎,所以屬血管炎綜合徵。自1967年日本醫生川崎富作首次報道以來,該病在世界範圍內都有報道,日本、美國、加拿大、臺灣和北京的流行病學研究均顯示該病發病率有逐年增高趨勢,已經成為北美和日本兒童後天心臟病的主要病因,在我國也是兒科的心血管系統常見病之一。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川崎病的病因至今不清,但臨床和流行病學資料支持該病的病因可能為感染因素。第一,該病臨床5個主要表現發熱、皮疹、手掌紅腫、眼結膜充血均類似感染性疾病,有時與腺病毒感染、猩紅熱等感染性疾病較難鑑別,該病有明顯的自限性,而且複發率很低,支持感染性疾病;第二,在多數地區有明顯的冬/春發病高峰;第三、每次流行都有一個明顯的起始地;第四,年齡發病高峰,既嬰幼兒發病多,成人及3個月以下小兒少支持似乎一種可以通過胎盤的抗體在起作用,小兒嬰兒可以從母親得到抗體,而成人多數因為隱性感染而產生了免疫力。但是,近30多年來很多學者篩選了無數種微生物的感染證據,但至今未得到陽性結果。最初用標準的細菌、病毒等未能自患兒體液分離到相關的病原體,用患兒體液接種動物也不能複製該病。後來,用現代的分子技術試圖從肺病患者或恢復期患兒探察病原體相關核酸的方法也未得到陽性結果。最近研究集中到細菌毒素作為一種超抗原誘發機體的自身免疫反應導致該病,但結果仍然爭議很大,有些研究得到了陽性結果的支持,發現川崎病患兒外周血Vβ-T細胞受體水平升高,可能與超抗原發病機制有關,但另外的研究有不能重複出這些結果。有研究表明,川崎病患兒的淋巴細胞調亡與正常對照不同,提示免疫參與了該病的發病。
因為川崎病在亞裔人群發病率顯著高於白種人群,進而推測該病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但至今未發現某些人類白細胞相關抗原等與該病有關。有學者研究不同種族川崎病患兒分類免疫球蛋白相關抗原提示某些相關基因在日本人群中出現率較白種人高,提示在免疫球蛋白基因方面似乎亞裔人群有容易發生該病的危險性。
最近有學者試圖通過先找到一種診斷該病的生化標誌物,通過該途徑找到病因。這種想法是從E-B病毒發現的過程中受到的啟發,在人類發現E-B病毒之前,先找到了診斷該病毒感染的方法,就是嗜異凝集實驗,隨後分離到了病毒。在川崎病患兒中如果真地能找到一種這樣的生化標誌物,不但有利於發現病因,更有利於疾病的早期治療。實際上有學者已經在實驗一種金屬蛋白酶是否可以特異性地診斷該病,結果有待證明。
二、病理改變
死亡病例病理檢查發現,川崎病的病理改變主要表現為全身非特異性的血管炎症,病程可以分成4個階段48,49:第一階段(0-9天),以小動脈周圍炎為特徵,此階段可見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心瓣膜炎症及房室傳導系統炎症;第二階段(12-25天),以中型有肌層動脈的全血管炎伴動脈瘤形成及血栓為特徵,此階段也可見到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和瓣膜炎症;第三階段(28-31天),表現為冠狀動脈和其它中型動脈的內皮增生,血管壁的急性炎症反應消退;第四階段(40天以後),可見動脈內膜斑痕形成,部分血管狹窄。
川崎病的血管炎與機體的免疫調節系統有關,Leung等首次發現川崎病患兒循環性CD8+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減少,而循環性自發產生免疫球蛋白的激活的B細胞增多50。Furukawa等51,52發現發病急性期外周血單核細胞被激活,免疫系統中大量炎性細胞因子激活53-55,參與了動脈炎的發病過程。有些研究證明細胞炎性因子的激活過程有基因的調空,可能是不同人群患病率不同的原因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