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先分析一下蛋白是怎麼來的,它是由於全身免疫系統、內分泌失調、內環境改變、自愈力下降等各個系統和組織器官的紊亂失調破壞,造成破壞性物質及免疫複合物沉積在腎小球內及原發病所致的腎血管硬化,從而腎實質破壞、腎小球硬化系膜增生、纖維化、腎血管病變缺血,將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或斷裂破壞,這樣形成了尿蛋白和尿潛血。如果要治療腎臟的話,必須要先去除這些破壞性物質。如果先是從修補基底膜漏洞入手的話,勢必會將破壞性物質和免疫複合物留在腎小球內部,這種方法明顯是治標不治本的。
如果單純用藥物來控制尿蛋白等指標,雖然是從表面上看病情得到了控制,尿蛋白、潛血暫時減少或消失,大部分的患者就認為病情好轉了。不再繼續治療,就這樣繼續按原來的規律生活。這樣過一段時間,當遇到誘發因素如感冒、感染等後,又會復發。這時候被留在腎小球內部的破壞物質也一刻也沒有停止損傷腎臟,所以病情復發一次就加重一次,當進展到腎衰竭尿毒症期,就喪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了。你應該能看到西醫常規治療腎病所帶來的後果了吧,這也是現在為甚麼那麼多的腎病患者越治越重的原因。
根據尿蛋白、尿潛血生成的原理,我們可以看出,想法徹底治好腎病綜合徵,控制住尿蛋白和潛血,要從產生尿蛋白的每個環節都要控制和干預,抓住根本原因治療。所以治療腎病一定要選對方法,一定要順事物的發展規律,先疏後堵。而復能認為,腎病治療要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病理治療階段,這時利用藥物作用增強基底膜通透性,而不是修補漏洞,將有利於免疫複合物的排出,此時也蛋白和細胞也會有些被一同排出,所以尿蛋白和潛血可能會增加。而破壞性物質會被從尿液中排出,用肉眼會看到尿中有混濁,有的有絮狀物,還有沉澱物。第二個階段,是病理修復及功能好轉階段。通過破壞性物質的不斷排出,腎小球硬化、血流灌注明顯改善。通過ECT檢測可以看出腎小球濾過率的提高。第三個階段,是臨床好轉階段,此時破壞性物質已基本已被排出,腎小球基底膜慢慢被修復,這樣就把尿蛋白、尿紅細胞堵在內部,所以小便就完全轉陰了。一般具備治療條件的患者在經過這三個階段後,就會慢慢康復。但是如果要想徹底康復不復發,還需要干預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態、生活規律等方面,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合理的生活方式。使其身體的本能逐漸恢復,這樣來杜絕復發的可能。如果腎病綜合徵採用這種方法來治療的話,相信還是有完全治癒的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