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一年四季都會發病。而春秋季是發病高峰,尤其是9月,更要預防百日咳,病情嚴重的患者要用呼吸機。夏末初秋,天氣忽冷忽熱,抵抗力差的兒童容易患上百日咳。9月正是開學季,百日咳有一定的傳染性,通過咳嗽時帶出的飛沫傳播,孩子們聚集在一起,很容易相互傳染。
“很多家長認為,百日咳就是咳嗽一百天就會不治而自愈,這是非常錯誤的。”專家提醒,嬰兒的氣管較細,排痰能力弱,常併發肺炎、嚴重者會導致呼吸衰竭等併發症,病死率比較高。因此,必須及早治療。
劇咳帶有雞鳴聲
百日咳的初期症狀與感冒極為相似,患兒會出現咳嗽、流涕,有時還會伴有低熱。家長要辨別寶寶是普通咳嗽還是百日咳,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患有百日咳的嬰兒常出現痙咳,以陣發性呼吸暫停、紫紺為主要表現。”專家介紹,百日咳俗稱雞咳,在劇咳之後會出現特殊的高音雞鳴聲,同時還會有大量的黏液或膿痰由小兒氣管排出,有時還會伴有嘔吐的發生。而普通感冒咳嗽是間歇性的,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異物後,咳嗽會減緩或消失。
百日咳咳嗽起來不分晝夜,有時晚上的咳嗽會稍顯厲害;普通感冒咳嗽症狀比較輕。百日咳病程相對比較長,可達數週甚至2個月左右,普通感冒病程多較短。
如家中有人感冒或有咳嗽症狀時,應及時查明病因進行治療,避免與嬰幼兒接觸。如果嬰幼兒反覆咳嗽且時間較長,更要及時就診。能夠在早期進行恰當的干預,可使百日咳的病程縮短,並減輕併發症。
預防接種是關鍵
專家表示,小於6個月的寶寶是感染百日咳的高危人群,接種疫苗是保護寶寶的最好選擇。按照國家免疫規劃流程,0~3個月的寶寶還未接種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合一)疫苗,體內缺乏相應的抗體,因此,3個月以下嬰兒是百日咳高發人群,家長應做好以下的預防措施:
少到公共場所活動。對於接觸外人機會少的新生兒來說,親密接觸的家人一定要保證自身的健康,最好不要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時期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對於前來探望新生兒的人,也要注意他們是否帶有傳染性疾病。
保持居室內空氣新鮮。不要吸菸,以免刺激病兒痙咳發作。很多有新生兒的家庭,一到冷天就會緊閉門窗,殊不知這樣一來空氣不流通反倒利於病菌的傳播。最好能定期開窗通風,以預防疾病。
百日咳患兒應在痙咳後進食為宜,食物溫度要適宜,過涼過熱的飲食都可以導致病兒咳嗽和嘔吐。病兒嘔吐時要把頭轉向右側,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患兒痙咳時,家人應協助患兒側臥或坐起,輕拍患兒背部,幫助其將痰液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