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核繼發於全身性結核病,因此在治療上必須重視全身治療並結合局部病變情況全面考慮,才能收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一)全身治療全身治療包括適當的休息和醫療體育活動以及充分的營養和必要的藥物治療(包括腎結核以外的全身其他結核病灶的治療措施)。
(二)藥物治療
1.應用抗結核藥的適應證(1)臨床前期腎結核。(2)侷限在一組大腎盞以內的單側或雙側腎結核。(3)孤立腎腎結核。(4)伴有身體其他部位的活動性結核暫時不宜腎結核手術者。(5)雙側重度腎結核而不宜手術者。(6)腎結核兼有其他部位的嚴重疾病暫時不宜手術者。(7)配合手術治療,作為手術前用藥。⑧腎結核手術後的常規用藥。
2.常用的抗結核藥物由於各種抗結核藥物有其藥理特點,藥物應用的要求和注意點也各有不同。
現簡要介紹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如下:
(1)鏈黴素 對結核桿菌有殺菌作用,如同時服用碳酸氫鈉鹼化尿液可增強其療效。經鏈黴素治療可使結核病灶纖維化。若病變位於泌尿系排洩系統,如輸尿管等處,則易造成局部纖維化收縮,形成梗阻,應予注意。注射鏈黴素後可出現口周麻木,如不嚴重可繼續應用,常在使用中逐漸消失。主要的副作用是對第八對腦神經前庭支的影響,表現為眩暈、耳鳴、耳聾,嚴重者應及時停藥。少數病例可出現過敏性休克。腎功能嚴重受損者不宜使用。
(2)異煙肼(INH,雷米封) 對結核桿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服用異煙肼後迅速吸收滲入組織,對纖維化及乾酪化病變亦易滲入透過,對結核病灶有促進血管再生,能促使抗結核藥物更易進入病灶。其主要副作用為精神興奮和多發性末梢神經炎,認為與維生素B6排出增加或干擾吡哆醇代謝有關,因此服異煙肼時應加服維生素B6,可防止副作用的發生。服藥時血清轉氨酶可升高,造成肝臟損害。
(3)對氨柳酸(PAS,對氨水楊酸) 對結核桿菌有抑菌作用。此藥單獨應用效果較差,但能加強鏈黴素及異煙肼的抗結核桿菌作用,並能使抗藥性延遲發生。因此在臨床上採用兩種或三種抗結核藥物聯合應用有利於發揮其治療作用。主要副作用有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故目前有被利福平、乙胺丁醇取代的趨勢。本品不宜與利福平合用。
(4)利福平(rifampin,RFP) 為半合成的口服廣譜抗生素,對細胞內外旺盛生長的結核桿菌有強力殺滅作用,比鏈黴素,對氨柳酸,乙胺丁醇的作用更強,對耐藥的結核桿菌亦有效。與其他抗結核藥物無交叉抗藥性,同異煙肼或乙胺丁醇合用可相互增強作用。副作用很少,偶有消化道反應及皮疹。近年來發現少數病例有肝功能損害,血清轉氨酶升高、黃疸等。
(5)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 對各型結核桿菌均有抑菌作用。腎功能正常者無蓄積作用。該藥吸收及組織滲透性較好,對乾酪纖維病灶也能透入。其毒性作用主要是球后視神經炎,出現視力模糊,不能辨別顏色(尤其對綠色)或有視野縮小等,嚴重者可致失明。視神經炎是可逆性的,停藥後多能恢復。毒性反應的發生率與劑量有關。在治療過程中應定期檢查視力與辨色力。
(6)卡那黴素 系廣譜抗生素,對結核桿菌主要是抑菌作用。口服不為胃腸道所吸收,一般肌肉注射。對鏈黴素、異煙肼和對氨柳酸耐藥的結核桿菌應用卡那黴素仍有抑制作用。單獨使用易產生耐藥性。與鏈黴素之間有單向交叉耐藥性,即耐鏈黴素的菌株可以對卡那黴素敏感,而耐卡那黴素的菌株對鏈黴素卻不敏感。因此,只能在不可用鏈黴素或結核桿菌已耐藥時方可考慮應用。其毒性反應主要是對第八對腦神經的損害,可致永久性耳聾,也可使細胞神經纖維退行性變。對腎臟有輕度損害,尿中可出現管型蛋白等。
(7)環絲氨酸(cycloserine) 抗菌譜較廣,對結核桿菌有制菌作用。對異煙肼、鏈黴素、對氨柳酸耐藥的結核桿菌用環絲氨酸有效。其作用相當於對氨柳酸,較鏈黴素為差。副作用較嚴重,主要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如頭暈、抑鬱、驚厥、癲癇樣發作等。
(8)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 是一種新用的老藥。70年代後發現口服吸收後產生吡嗪酸,對人型結核菌有效,可殺死深藏在細胞內的頑固細菌。耐藥性表現很快,一般在用藥後1~3個月即可發生。與利福平、異煙肼合用可縮短療程。副作用為對肝臟有毒性,嚴重時可引起急性黃色肝萎縮。除上述藥物外,還有紫黴素,乙硫異煙胺,氨硫脲,卷鬚黴素。結核菌放線菌素等抗結核藥物,在必要時可考慮選用。
3.抗結核藥的使用方法在臨床應用抗結核藥的早期,一般都採用單藥治療,現在則主張兩種或兩種以上抗結核藥聯合應用。單藥治療的最大缺點是容易產生耐藥,也容易出現毒性反應。若聯合應用兩種藥物,耐藥的出現時間可延長1倍,並用三種藥物可延長3~4倍。
(1)抗結核藥的選擇與聯合應用 現在對各種抗結核藥的深入研究療效觀察,認為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鏈黴素是抗結核的第一線藥物。異煙肼殺結核桿菌力強,對細胞內外繁殖的結核桿菌均有殺滅作用,並能透進幹酸性病灶及巨噬細胞內。利福平能在短期內殺滅分裂中的結核桿菌,並能進入腎空洞及巨噬細胞內。吡嗪酰胺在酸性環境中有更強的殺菌作用,能透入巨噬細胞內。巨噬細胞內的pH低,這正是吡嗪酸胺發揮殺滅細菌作用的場所。鏈黴素對分裂旺盛的結核菌有很好的殺滅作用,它能透進結核膿腔。關於抗結核藥的具體應用,現在均採用兩種或三種抗結核藥物的聯合應用。目前一般採用異煙肼和利福平兩者聯合,或利福平與乙胺丁醇聯用。而鏈黴素、利福平、吡嗪酰胺或異煙肼、鏈黴素、利福平,或異煙肼、鏈黴素、乙胺丁醇或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三者聯合應用亦常為臨床所選用。
(2)抗結核藥應用的療程 隨著新的有效抗結核藥的不斷出現,臨床上抗結核藥的治療方法也有了明顯改變。在治療時必須堅持早期、聯合、足量、足期和規律用藥五項原則,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現在採用的治療方案有以下幾種:長程療法:關於抗結核藥應用的時間,國內外大都採用長程療法,持續服用18~24個月。最少要在1年以上。公認此法的療效可靠,復發機會少。短程療法:短療程的基本目的是儘快殺滅結核病灶中的結核桿菌,使病變組織修復取得持久的臨床治癒。近些年來出現了新的抗結核殺菌藥物,因此抗結核的短程治療才有可能。短程療法要取得成功,至少需要應用兩個殺菌的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再加上一種半殺菌藥物,如吡嗪酰胺、鏈黴素等。概括短程療法有以下優點:①治療時間較長程療法縮短一半或更多時間。②減少用藥總量。③減少慢性藥物中毒機會。④節約費用。⑤易取得病人合作,可規則服藥。由於結核桿菌生長繁殖有一定的規律性,同時結核桿菌在接觸抗結核藥後其生長受到抑制,如接觸鏈黴素,吡嗪酰胺、利福平等,以後可使生長期分別延緩為8~10天、5~10天,及2~3天,因此抗結核藥的應用可根據這些特點間歇用藥,將給藥時間間歇在1天以上,也可取得與連續長程療法相同的效果。在國內一般在最初3個月內按長程療法用藥,以後再改用間歇用藥治療,但藥物的用量與長程療法相同,因此副作用較少,療效也較好。
(3)抗結核藥的停藥標準 在抗結核藥治療過程中,必須密切注意病情的變化,定期進行各種有關檢查,病變已經痊癒,則可考慮停止用藥。目前認為可以停藥的標準如下:①全身情況明顯改善,血沉正常,體溫正常。②排尿症狀完全消失。③反覆多次尿液常規檢查正常。④24小時尿濃縮查抗酸桿菌,長期多次檢查皆陰性。⑤尿結核菌培養、尿結核菌動物接種查找結核桿菌皆為陰性。⑥X線泌尿系造影檢查病灶穩定或已癒合。⑦全身檢查無其他結核病灶。在停止用藥後,病人仍需強調繼續長期隨訪觀察,定期作尿液檢查及泌尿系造影檢查至少3~5年。
(三)手術治療雖然抗結核藥治療在目前可以使大部分腎結核病人得以控制治癒,但是仍有一部分病人藥物治療不能奏效,而仍需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包括全腎切除、部分腎切除、腎病灶清除等幾種方式,需視病變的範圍、破壞程度和藥物治療的效應而選定。
1.全腎切除術(1)全腎切除術適應證 ①單側腎結核病灶破壞範圍較大,在50%以上。②全腎結核性破壞,腎功能已喪失。③結核性膿腎。④雙側腎結核,一側破壞嚴重,而另一側為極輕度結核,需將嚴重側切除,輕度病變側採用藥物治療。⑤自截鈣化灰泥腎。(2)腎切除術前術後的抗結核藥應用 由於腎結核是全身結核病的一部分,是繼發性的結核,更是泌尿繫結核中的一部分,當腎切除術期間,可因手術的損傷使機體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腎結核以外的結核病灶活動或播散,因此在腎切除術前術後必須應用抗結核藥予以控制。
2.部分腎切除術
(1)部分腎切除術適應證 ①為侷限在腎一極的1~2個腎小盞的破壞性病變,經長期的抗結核藥物治療而未能奏效。②1~2個腎小盞結核漏斗部有狹窄引流不暢者。③雙側腎結核破壞均輕而長期藥物治療無效。如果惟一的有功能腎臟需作部分腎切除手術時,則至少應保留2/3的腎組織,以免術後引起腎功能不全。
(2)部分腎切除術前術後的抗結核藥應用 由於抗結核藥治療往往收到良好效果,因此部分腎切除術較少進行,對於適合此項手術的病人應在較長時間的抗結核藥準備後才能施行。一般術前準備用藥需3~6個月。術前尚需再次造影檢查,確立病變情況後再決定手術。手術後因餘留有部分腎臟和泌尿系器官的結核,故仍需繼續使用抗結核藥至少1年,以鞏固療效。
3.腎病灶清除術
(1)腎病灶清除術的適應證 為腎臟的實質中存在密閉的腎盞所形成的結核性空洞,常充滿乾酪樣物質。抗結核藥不能進入空洞,而空洞中仍有活動結核桿菌存在。因此須切開空洞,清除乾酪樣結核組織,腔內再用抗結核藥。目前隨著影像學技術的進步,常可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可在B超引導下行膿腫穿刺術吸出膿液,腔內再用抗結核藥。
(2)手術前後亦需較長時期的抗結核藥應用,以防結核播散和術後鞏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