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雖然是由過敏引起的,但是其根源卻是患者的過敏體質,所以使用中藥治療溼疹,綜合調理患者的身體,對於緩解症狀,根治溼疹是有著非常好的效果的。並且,中藥治療相對於西醫激素類藥物和抗過敏藥物來說,幾乎不會產生副作用,患者不用擔心治療溼疹的過程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其他傷害。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治療溼疹的藥方,患者朋友應該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用藥。
(1)溼熱證:多見於急性溼疹。表現為皮膚髮紅,出現丘疹,或小米粒狀紅疹,頂端起水泡,癢,抓破後流水,浸淫成片,可結痂,伴口乾少飲,小便色黃,苔黃膩,舌質紅,脈滑數。治宜清熱祛溼,可從下列方中選用:
①黃芩6-10克,黃柏10克,蒼朮10克,苦參12克,車前草15克,豬苓10克,水煎服。
②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③苦參50克,蛇床子30克,蒼耳子15克,水煎取藥液洗患處。
④黃連10克,黃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為細末混合備用。如皮膚糜爛流水則將藥末撒在患處,流水不多或沒破不流水時用香油調勻後外敷。
⑤鮮馬鞭草100克,水煎取藥液,放冷後洗患處。
⑥鮮馬齒莧200克,水煎後取藥液,溼敷患處。對皮膚糜爛流黃水者用之。
(2)虛實夾雜證:多為血虛脾弱與溼熱夾雜,見於慢性溼疹。該證表現為溼疹日久不愈,皮膚粗糙變厚,抓破可流黃水,患處皮膚色暗滯,身倦乏力,苔膩,舌質淡嫩且胖,脈緩。治宜健脾養血,兼以清利,可選用:
①白朮10克,雲苓15克,當歸10克,丹參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膚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