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呼吸衰竭的原發疾病多種多樣,在解決呼吸衰竭本身造成危害的前提下,針對不同病因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十分必要,也是治療呼吸衰竭的根本所在。
1、病情較輕可在門診治療,嚴重者宜住院治療,首先積極治療原發病,有感染時應使用抗生素,去除誘發因素。
2、保持呼吸道通暢和有效通氣量,可給於解除支氣管痙攣、祛痰藥物如沙丁胺醇(舒喘靈)、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乙酰半光氨酸(痰易淨)、鹽酸溴己新(必嗽平)等藥物、必有時可用尼可剎米、腎上腺皮質激素靜脈滴注。
3、糾正低氧血癥,可用鼻導管或面罩吸氧,嚴重缺氧和伴有二氧化碳瀦留PaO2<7、32Kpa(55mmHg),PaCO2明顯增高或有嚴重意識障礙,出現肺性腦病時應使用機械通氣以改善低氧血癥。
4、治療酸鹼失衡、心律紊亂、心力衰竭等併發症。
5、一般支持療法
加強液體管理,防止血容量不足和液體負荷過大,保證血細胞比容(Hct)在一定水平,對於維持氧輸送能力和防止肺水過多具有重要意義。呼吸衰竭患者由於攝人不足或代謝失衡,往往存在營養不良,需保證充足的營養及熱量供給。
6、其他重要臟器功能的監測與支持
呼吸衰竭往往會累及其他重要臟器,因此應及時將重症患者轉人ICU,加強對重要臟器功能的監測與支持,預防和治療肺動脈高壓、肺源性心臟病、肺性腦病、腎功能不全、消化道功能障礙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特別要注意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M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