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症狀主要包括上腹痛、腹脹、早飽、噯氣、厭食、燒心反酸、噁心和嘔吐,病程多在2年左右,症狀可反覆發作,也可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無症狀。或發病時以某一症狀為主,也可有多個症狀的疊加。引起或加重病情的誘因說不清。功能性消化不良分為4型:運動障礙型;反流型;潰瘍型;非特異型。
1.運動障礙型消化不良
此型以腹脹、早飽、噯氣為主。症狀多在進食後加重。過飽時會出現腹痛、噁心甚至嘔吐。胃動力學檢查50%~60%患兒存在胃近端和遠端收縮和舒張障礙。
2.反流型消化不良
突出的表現是胸骨後痛,燒心,反流。內鏡檢查未發現食管炎。但24h小時酸鹼度監測可發現部分患兒有胃食管酸反流。對於無酸反流者出現此類症狀,認為與食管對酸敏感性增加有關。
3.潰瘍型消化不良
其表現與十二指腸潰瘍特點相同,夜間痛,飢餓痛,進食或服抗酸藥能緩解,可伴有反酸,少數患兒伴燒心,症狀呈慢性週期性。內鏡檢查未發現潰瘍和糜爛性炎症。
4.非特異型消化不良
臨床表現不能歸入上述類型者,常合併腸易激綜合徵。除了反流型消化不良,其他幾種分類並無重要的臨床意義,許多患兒並不止歸入一個亞型,對患兒治療的指導意義不大。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甚麼表現,上述的情況在孩子出現了後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特別是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所表現的症狀也不大相同,不過在孩子出現噁心等情況後,我們一定要注意,並且注意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