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1
[組成] 黃芪、土茯苓各30g,黨參、蜀羊泉各20g,生地黃、何首烏、紫草、丹皮、赤芍、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仙靈脾、黃柏、知母各12g,劉寄奴、田基黃、平地木、荷包草各15g。
[制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2~3次內服,3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用藥至症狀消失。
每日1劑,水煎分2~3次內服,3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用藥至症狀消失
[療效] 用上藥治療肝臟血管瘤34例,經治1療程後,治癒(臨床症狀及b超複查瘤體均消失)2例,顯效(症狀消失或減輕70%以上,瘤體縮小)14例,好轉(體力恢復,肝區脹痛減輕70%以下,瘤體縮小)1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
偏方2
[組成]黨參30g,赤芍、枳殼、鬱金、白朮、鱉甲各15g,當歸、柴胡、茯苓、雞內金、淫羊藿、山茱萸各12g,三稜、莪術各10g,丹參、何首烏各20g。
[療效]服藥1個月後自覺症狀減輕,食慾增加,精神佳。繼以上方隨症加減調治3個月,經ct複查腫塊比前縮小1/3。後以上方加工成藥散間斷服至1年。肝臟右後葉見1個橢圓形結節狀腫物,回聲約2.2cm×1.7cm,腫塊周邊尚清晰,內部回聲分佈均勻,呈較強回聲。提示:右肝結節型實性佔位性病變,考慮肝血管瘤。隨訪近2年,患者體健,能正常工作。
偏方3
[組成] 柴胡、鬱金、赤芍、白芍、枳殼、甘草、丹參、劉寄奴各10g,鱉甲6g。
柴胡、鬱金、赤芍、白芍、枳殼、甘草、丹參、劉寄奴各10g,鱉甲6g
[加減] 肝質硬者,加三稜、莪術、黃芪;神疲乏力者,加黨參、茯苓、白朮;結石者,加大黃、金錢草;脅脹痛者,加絲瓜絡、金橘葉。
[制用法] 將上藥研為粗末,每日1劑,水煎服。每次煎40分鐘。配用蜈蚣12條,參三七15g,土鱉蟲30g,研末裝膠囊。3粒(約1g)/次,3次/日,口服。
[療效] 用上藥治療肝血管瘤21例,臨床治癒4例,顯效12例,好轉5例,總有效率100%。
偏方4
[組成] 紫丹參、生牡蠣(先煎)、石見穿、白花蛇舌草各30g,三稜、莪術、炮穿山甲、夏枯草、山慈菇各12g,當歸尾、藏紅花、制香附、乳香、沒藥、淡子芩各log。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隨症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並服水蛭膠囊2粒(每粒含水蛭乾粉0.5g)/次,2次/日。
[療效] 用上藥治療海綿狀血管瘤17例,治癒3例,顯效6例,有效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82%。治療時間為7周~3個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