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28 14:13

  上,究竟這種鵝口瘡傳染嗎?

  鵝口瘡又稱雪口病,任何年齡都可發,但2歲以內的嬰幼兒最多見。治療不徹底可能反覆發作。人感染鵝口瘡既可以通過消化道,也可以通過創傷皮膚,甚至還可能通過呼吸道感染。患鵝口瘡的病人也可以成為傳染別人的傳染源。

  鵝口瘡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這種疾病因為常常在口腔裡發生白色的假膜,有時這種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樣。所以稱為雪口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許多微生物中的一種,通常多發生在口腔不清潔營養不良的嬰兒中,在體弱的成年人中亦可發生。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兒童的口腔裡也常可發現但並不致病。

  鵝口瘡多見於新生兒以及慢性腹瀉、營養不良的孩子,或長期使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孩子,以及奶頭、食具不衛生,使黴菌侵入口腔黏膜。這些孩子機體抵抗力普遍較差,如果口腔護理不當,白色念珠菌容易入侵併大量繁衍。兩側頰黏膜、舌、面、牙齦以及上顎等處可見白色點狀或片狀膜樣物,不易拭去,強行去除,其下方可見不出血的紅色創面。嚴重的鵝口瘡患兒,口腔內猶如白色雪花層層疊疊,壅塞咽喉,影響呼吸,患兒煩躁不安、拒食。

鵝口瘡傳染嗎相關文章
概述 鵝口瘡呢是一種有白色念珠球菌所感染引起的兒童口腔病,多見於嬰兒身上,特別是一些身體比較瘦小,營養不良的小孩。對於這些口腔疾病,有很多家長都擔心會傳染。究竟鵝口瘡傳染嗎?人感染鵝口瘡呢既可以通過消化道傳播,也可以是通過創傷的皮膚,甚至還可能是通過呼吸道的感染。患鵝口瘡的病人也可以成為傳染別人的傳染源,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步驟/方法: 1、 這種疾病呢因為常常在口腔裡發生白色的假膜,
發布於 2023-09-12 06:38
0評論
概述 昨天在給八個月大的寶寶洗澡,在洗澡的過程中我發現寶寶的口腔裡面有很多白色的東西,黏糊糊的,並且還會出現一種不易刮掉的現象,而也是從昨天開始,我就發現寶寶一直高燒不斷,今天起來過後孩子的精神也不怎麼好,就開始變得不愛吃奶了,結果因為孩子發燒,所以就帶他到醫院做了檢查,當做了檢查後才知道寶寶是得了鵝口瘡疾病,但是我還有一個三歲的孩子,所以我想知道寶寶鵝口瘡會傳染嗎? 步驟/方法: 1、 寶
發布於 2023-09-11 22:30
0評論
概述 生活當中有很多疾病都可能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有些疾病可能家庭成員當中的一個人得了之後就會傳染給全家,所以針對這些疾病我們大家需要謹慎的對待。有的時候由於不正確的餵奶姿勢,孩子容易得鵝口瘡,那麼寶寶得了鵝口瘡之後會不會傳染給家人呢?這個問題我們大家需要關注。 步驟/方法: 1、 第一點,寶寶得了鵝口瘡之後有可能會傳染給產婦。在進行母乳餵養的時候,孩子的口腔會直接接觸到產婦的皮膚,所以有可能
發布於 2022-11-05 18:22
0評論
概述 鵝口瘡的話,鵝口瘡又稱雪口病,任何年齡都可發,但2歲以內的嬰幼兒最多見。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鵝口瘡的話多發於新生兒和嬰幼兒。主要適應為病毒體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膚和腸道寄生。由於孩子入口的東西不乾淨啊,或者食具消毒不徹底啊、乳母的乳頭不乾淨啊、照顧孩子的人手不乾淨啊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汙染,都是很容易引起鵝口瘡的。有鵝口瘡的話要及早治療。 步驟/方法: 1、 鵝口瘡的話病人使用的東西最好都是
發布於 2023-03-10 01:58
0評論
1、姜水漱口 口腔潰瘍用熱姜水漱口,每日2~3次,一般6~9次潰瘍面即可收斂。 2、濃茶漱口 用濃茶漱口,因茶中含有多種維生素,能防治各種炎症,對口腔潰瘍面的康復,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3、蘿蔔藕汁 取生蘿蔔2只,鮮藕一段洗淨搗爛絞汁去渣,用汁含漱,每日3次,連用4天可見效。 4、維生素E 用針刺破維生素E膠丸,將藥液擠出塗於口腔潰瘍處,保留1分鐘,每日用藥4次,於飯後及睡覺前用,一般3天可愈。
發布於 2024-02-02 02:50
0評論
(1)注意病兒口腔的清潔,指導喂服,加強個人衛生。餵乳前後用溫水將乳頭沖洗乾淨,餵乳後再給嬰兒喂服少量溫開水。用不1∶3銀花甘草液等擦洗口腔,每日3次-4次,局部潰破可外塗適量冰硼散或1%龍膽紫。 (2)觀察病兒口腔粘膜及舌面白屑的增減及吮乳情況。若見病兒煩躁、口臭、流涎、便秘,吮浮時啼哭,吞嚥、呼吸困難時,應及時送往醫院處理。發熱者,定時測量體溫,給予物理降溫,喂服淡鹽水或溫開水。口臭便秘者,
發布於 2024-02-02 03:10
0評論
1、口腔黏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症反應,形似奶塊。無痛,擦去斑膜後,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可出現在舌、頰、顎或唇內黏膜上。 2、好發於頰、舌、軟顎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溼紗布擦掉。 3、在感染輕微時,白斑不易發現,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在進食時有痛苦表情。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熱。 4、受損的黏膜治療不
發布於 2024-02-02 03:16
0評論
1.口腔黏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症反應,形似奶塊。無痛,擦去斑膜後,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可出現在舌、頰、顎或唇內黏膜上。 2.好發於頰、舌、軟顎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溼紗布擦掉。 3.在感染輕微時,白斑不易發現,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在進食時有痛苦表情。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熱。 4.受損的黏膜治療
發布於 2024-02-02 03:03
0評論
1.母親陰道有黴菌感染,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餵養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 3.接觸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嬰幼兒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牙床有輕度脹痛感,嬰幼兒便愛咬手指,咬玩具,這樣就易把細菌、黴菌帶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有時因交叉感染可患鵝口瘡。 5.長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造成體內菌群失調
發布於 2024-02-02 02:56
0評論
飲食忌辛辣,鵝口瘡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小兒得了鵝口瘡要及時治療。一、局部用藥口腔內的局部用藥是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先用弱鹼性溶液,如2%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口腔,然後用鹽水棉球洗乾淨,最後塗上1%龍膽紫,每天2次,一般2~4天就可治癒。局部也可用制黴菌素,先將制黴菌素50萬單位(片)碾成細末,平均分成4份,每次用1份,直接撒入患兒的口腔內,不喂水,讓寶寶自己用舌頭攪拌,使藥物與口腔黏膜充分地接觸。
發布於 2024-05-18 01:1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