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處理
因為食道的開口與氣管的開口在咽喉部是相通的,吐奶時最怕的,就是奶水由食道突然反逆到咽喉部時,剛好於吸氣的當兒,誤入氣管,即所謂的嗆奶。量大時,將造成氣管堵塞,呼吸不能進行,馬上會缺氧危及生命。量少時,可直接吸入肺部深處造成吸入性肺炎。輕微的溢、吐奶,通常寶寶自己會調適呼吸及吞嚥的動作,所以較沒有吸入氣管的危險,父母只要密切觀察他的呼吸狀況及膚色即可。如果寶寶有大量嘔吐的情形發生,請照以下方法處理:
側向一邊
如果平躺時發生嘔吐: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因重力而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用手帕、毛巾卷在手指上伸入口腔內甚至咽喉處,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大略及快速的清理出來,以保持呼吸道順暢,免得阻礙呼吸。此時,清除口腔要比鼻腔重要!所以平常身邊隨時要配置小手帕、小毛巾,以備不時之需(鼻孔則可用小棉花棒來清理)。
拍打背部
如果發現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馬上使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硬質床),用力拍打其背部四至五次,使其能咳出。
捏腳底板
吐奶的處理方式如果這些步驟都做了,但寶寶還是無反應,即刻用力刺激其腳底板(或夾或捏),目的在使寶寶因感覺疼痛而呼吸,此時最重要的是讓寶寶能吸氣,氧氣能進入肺部,以免缺氧。在窒息救命時刻,最重要的是爭取時間把空氣(氧)送入肺中,而不是在浪費時間的想如何把異物取出,這點觀念非常重要。
在以上處理過程中,寶寶應同時的向醫院或診所轉送,讓專業的兒科醫師再做進一步處理或檢查才能完全放心。如果嗆奶後寶寶呼吸很順暢,最好還是想辦法讓他再用力哭泣(哭泣即是大量的呼吸)一下,藉以觀察寶寶哭泣時的吸氣及吐氣動作,看有無任何異常(如聲音變調微弱、吸氣困難、嚴重凹胸),如有則即刻送醫。如果寶寶哭聲洪亮、中氣十足、臉色紅潤,則表示一時並無大礙,可再觀察一陣子。有時,胸部的X光檢查也是必要的。
中醫食療
1、枸杞陳皮粥:本粥清肝和胃潤肺。
舊廣陳皮2克、枸杞菜葉20片、蜜棗2個,煲粥
2、茨實陳皮粥:本粥化氣健脾和胃。
舊廣陳皮2克、茨實10克,煲粥。食用時加麥芽糖些許以和胃潤腸。
3、如見口爛,可用飯湯水加少許真珠粉(真珠層粉易可)調均勻塗口腔。
4、乳母注意飲食,不可偏寒偏熱。哺乳後適宜輕拍嬰兒背部,千萬不要逗玩太過。
中醫推拿
相關穴位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用拇指指尖輕按揉小兒足三里各100次。
推膻中:
膻中穴位於小兒兩乳頭連線正中點。用拇指螺紋面自小兒膻中穴向下推至臍部100次。
推脾土:
脾土位於小兒手拇指端骨掌面。用拇指螺紋面在小兒兩手脾土部位輕柔地向指尖輕推各100次。
推胃經:
胃經位於小兒拇指第一指骨掌面。用拇指螺紋面來回推小兒雙手胃經各200次。
相關穴位揉內關:
內關穴位於小兒腕關節掌側腕橫紋上2同身寸兩筋之間。用指尖按揉小兒雙手內關穴各100次。